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潘毅)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在長輩們的朋友圈里,“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這樣的內容占據相當的一部分,像是《女子一口氣吃下40個小龍蝦,肺部出現多處空洞》、《西瓜和桃一起吃會中毒》……這些食品藥品的謠言利用網絡大肆傳播,混淆視聽,甚至引發恐慌。到底這些謠言如何產生,如何扼制食品藥品謠言的傳播?
“舌尖謠言”背后有著怎樣的傳播邏輯?
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已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有數據顯示,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信息占45%?偨Y這些“爆款”謠言,往往都有其規律。
一是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制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利用夸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原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
三是舊聞翻炒,刻意抹黑。造謠者以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為背景,將過去發生的事情掐頭掐尾改頭換面;改變日期新瓶裝舊酒;將日期模糊或者刪除喬裝改扮,誤導百姓。
四是戲虐嘲諷,負面傳播。造謠者對影視片段進行配音配文,利用互聯網以年輕群體為主、低齡受眾獵奇心理重的特點,形成裂變式傳播。
今年2月中旬,一條“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絡中瘋狂傳播,視頻中,一位女士從買來的“紫菜”中取出幾塊泡在水里,拽不開、嚼不碎,判斷這是用廢舊黑塑料袋做的。隨后,“塑料紫菜”事件被辟謠,但是紫菜行業受到重創。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院副所長蘇婧說,這一事件的產生,正是“現身說法”式造謠的典型手法。
一些謠言還會假借“國外研究”之口造謠,斷章取義、內容僅部分屬實,整體結論與原研究背道而馳,牛奶和維生素A紛紛“躺槍”。混淆行業專有名詞、誤導農獸藥殘留話題,也都是造謠者的常見手段。
還有一種最簡單、科學信息含量最低的謠言,就是利用“食物有害”、“食物相克”等說法造謠。這類謠言利用民眾恐懼訴求和道德綁架,常常加上“緊急”、“震驚”等字樣。
食藥監總局:治理食品安全網絡謠言要打“組合拳”
為了降低食品安全謠言對社會公眾帶來的恐慌,增強公眾的食品安全科學素養,提升公眾辨別謠言的能力,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在2016年發布了500多條科普知識和辟謠信息,并且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通專欄,定期回應提問。食藥監管總局還與其他政府部門協同合作,建立謠言批駁機制。與媒體合作,建立謠言批判平臺。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長期在微博、果殼網等平臺與謠言直接“過招”,在他看來,造謠已成產業,必須有足夠強的聲音來與之抗衡。今年2月,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再次明確,謠言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評,要嚴懲,他表示,對這種造謠者,食品安全法里面是有明確規定的,要給予治安拘留的處罰,要嚴厲打擊;同時,媒體應該找專家及時分析,看看這種案例有沒有可能。第三,他也提醒消費者增強判斷意識,不要盲目傳播這類謠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