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對準掃描區域,“嘀”一聲,垃圾箱蓋打開,居民將一捆紙板投入對應箱體,屏幕上顯示“重量550克,記錄上傳成功”,智能卡上則多了9個積分。這是自去年11月啟用“智能環保屋”垃圾分類系統后,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駿明國際小區內的一幕。
為破解垃圾分類難題,去年以來,湖州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運營,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目前,該市已引進美欣達、南京志達等多家環保企業在中心城區開展示范性試點。
“時尚、干凈、方便。”對于小區里這個占地約10平方米、高約2米的玻璃環保屋,居民許彩鳳這樣夸贊。
“智能環保屋”是美欣達集團旗下的欣環衛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垃圾分類處置系統。“小區住戶可向物業申領智能卡,環保屋內設備通過即時稱重計分,卡中積分可用于兌換洗衣液、香皂等生活用品,極大提高了居民參與度。”該公司運營主管楊君告訴記者,除環保屋外,他們還在小區設置了廚余垃圾收集柜、定制化垃圾投放亭等設施,并向每家每戶發放垃圾分類收集桶,通過“定點收集、定點存放、二維掃碼、定人管理、定人清洗”的方式,實現了垃圾精準分類。
同時,借助社會化環衛服務體系和終端處理設施,各小區分類后的垃圾由不同的轉運車輛運送到不同的處理設施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真正做到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置”。
湖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激活社會資本參與垃圾分類,有助于形成居民滿意、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及分類處置運行體系。
據統計,截至目前,湖州已建成餐廚、廚余、園林、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其他垃圾6條收運專線,中心城區499個小區、355家單位完成了垃圾分類硬件配置。去年,全市共處理城鄉生活垃圾110.6萬噸。(記者 沈潔 沈晶晶)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