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名村,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已經由一個傳統意義的“村”,演變為一個富有現代氣息的“市”。面對快速演進的城鎮化進程和經濟社會轉型,花園村開啟了獨特的探索之路,針對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努力使現代城市管理方式與傳統鄉村治理經驗相融合,構建和諧有序、綠色發展、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解讀花園村社會治理這一樣本,不難發現“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要義。
花園村,恰如其名。但與其說這里是生態的花園,不如說是人的花園。
30余年間,生物醫藥、新型材料、機械制造、紅木家具等產業在這塊并不出奇的土地上無中生有、飛快成長。2016年,全村經營收入達461.23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16萬元;▓@村也在中國名村影響力綜合排行榜中名列第3位。
繼2004年成功并入周邊9個村莊后,今年3月,根據東陽對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周邊另外9個村莊也劃入花園村范圍。村莊面積擴大到12平方公里,村民數量增長到上萬人。
5萬多企業經營者、公司“白領”、南北商販、外來務工者在這里匯集,讓花園的色彩越加斑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在這里演繹出紛繁復雜的模樣。
最平常的訴求,最考驗治理的水平。36年來,花園村做到了“矛盾不上交、糾紛不出村、村民零上訪”,各類人群和諧相處。
村黨委書記邵欽祥說:“這樣的大村不是沒有矛盾,但花園人在創新創業的同時,呵護鄉土公序良俗,引入城市治理方式,構建有序與活力兼具的鄉村治理格局。”
人們聚集到這里,正是為了尋求更美好的生活。
花園的堅守
鄉土價值規范的二次構建
今年花園村出了一條新規定,過年過節禁燃放煙花爆竹。原因是去年飄過的幾場霧霾,讓村里有了更警醒的環境保護意識。
說是規定,也只是發了一份聲明,說這是“村規民約”的新內容,大家便無一例外執行起來。村黨委副書記郭進武說:“節假日,村里就見不到任何燃放現象!
雖然是一個有6萬多人口集聚的村莊,但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村規民約的威力。
走在村里,目之所及,坡地起高樓。人們居住在花園村傳統的紅白相間樓房里,連通房屋的道路寬敞平坦,兩側商鋪鱗次櫛比,不見農村常見的雞鴨貓狗、不見臟亂差的環境死角、甚至不見摘花等破壞公共環境的行為。
前幾年,在周邊不少鄉村忙于拆違治水時,花園村村干部卻很“省心”,村里建筑都統一規劃,房前屋后沒有一處私搭亂建,也沒有一處劣質水。仔細詢問,他們也將此歸功于“村規民約”。
“在物質上,花園村已是小城市的規模,但精神上,仍處于鄉土社會向現代文明轉型階段!痹谏蹥J祥看來,盡管外來人口大量涌入,但大部分花園村民生于斯、長于斯,“熟人社會的特征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弘揚鄉土文化價值便有意義”。
由此,“村規民約”30多年來屢經修改,從社會治安到村風民俗,薄薄5頁紙的條約中,凝聚著他們對價值認知和行為規范的共識,一些是長久以來的鄉土傳統,比如尊老愛幼,一些是針對鄉村發展新形勢進行的增補,比如村民建房統一規劃、保護耕地和水環境。
新老村民清楚地知道,一旦有破壞家庭、鄰里、村莊和諧的行為,便無法參評先進、文明戶、五好家庭戶、遵紀守法戶。村婦聯主席厲麗香說,“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教育,花園從不放松,努力引導村民向上向善!泵磕昴甑自u出的這一榮譽,獎勵不多,但如今已成為花園人的共同期待。
那么,在鄉土關系逐漸削弱、多元文化并存的現代化花園村,究竟依靠什么維系這樣的精神秩序?
村干部們的回答能提供一些思路:依靠一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調動人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10多年前第一輪并村時,為解決“并村不并心”問題,花園村整體搬遷4個村,新老村民混合居住。今年新一輪并村,村里召開20余次會議,決定按照老辦法,對9個村支部打亂,分插在原4個支部,同時,再增設2個支部,且不以村為單位設支部。邵欽祥說,這樣,就能打破農村慣有的宗族派系勢力、促進村莊和諧。
在花園村,村干部們都清楚一條規定:黨員干部辦事必須“奉獻、公平、公正、公開”。而村民和外來人員也熟知另一條規定:有事找村干部,小事當天解決,大事3天解決,有突發事件村干部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為更好處理矛盾糾紛,村委會主任邵君偉還聯合企業家、律師等組成了調解委員會。就在采訪前兩天,一位外地人在工廠與人爭執時突發疾病去世,家屬與對方爭執不下,找到村里,調解委員會立刻趕到現場。最后經兩次協商談定,由廠方和爭執方各按比例進行賠償。
協商這樣充滿鄉土氣息的機制一經完善,自下而上的參與渠道得以暢通,人們的熱情也得以激發。
方店小區的居民告訴記者,在2004年并村首次改造時,小區里保留了一批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村民住宅。從去年開始,他們便向村代表反映想進行二次改建,改變道路狹窄和房屋間距不足的現狀,并擁有屬于花園村特色的紅白相間樓房。村民代表將村民訴求提交到支部,商議后再提交村兩委,經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后,今年4月,小區二次改造工程正式實施。
到過花園的專家們發現,這樣的機制,吸收了傳統鄉賢文化的特征,彌補了轉型期鄉土社會一些力量缺位的問題。
采訪中,不少新花園人告訴記者,“在這里工作、生活能得到尊重,我們渴望融入”。
花園的智慧
城市治理方式的鄉村落地
初到花園村的客人無不納悶:靠幾名村干部,怎么管得好6萬多人口,而且人們長期和諧相處。這樣的效率從何而來?
30多年來,身兼村干部和農民企業家的邵欽祥,深諳村民心理,“這些年,盡管有一些逆城市化的聲音,但農民在骨子里依舊向往城市”。
在他看來,城鄉差距首先是基礎設施上的,其次是公共服務上的,其中便包含社會治理的方式。
這兩天,正值花園村綜合治理辦最忙碌的時間;▓@保衛部副部長郭軍康告訴記者,這一有著近200名員工的花園村最大部門,下設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小組、外來人員管理領導小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等,承擔著全村治安管理的重任。每天還要派出18人24小時輪流開車在村域范圍內巡邏,及時處置突發事件。
實際上,這是一套嚴密的城市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設立綜治辦的初衷,是應對2004年并村后花園村各項事業快速發展時期增多的勞務、鄰里、債務和交通事故糾紛。
針對此次新并入的9個村,郭軍康說:“無需增加管理人員!痹蛟谟诮鼛啄暝诖鍍冉窒铩V場等公共空間安裝的2400余個監控攝像。在他們的新辦公空間內,一面由高清顯示器組成,長6余米、高約3米的監控墻面已組裝完成,能夠實時觀察60個區域的畫面,排查不安定因素。
“表面看來是硬件設施投入,但內在是如何借鑒城市管理方式,應對鄉村治安管理問題!鄙蹥J祥說,花園村借鑒的“一是精細化,二是信息化”。
有些村莊,村民辦事情跑了一圈還摸不著頭緒,但在花園村不會這樣。戶籍辦理、外來人口登記、醫保報銷等事項,都能在村委大樓一樓的便民服務中心快速辦結。這里一臺臺電腦數據聯接的是花園村醫院、學校、老年公寓、勞務市場等端口。據郭進武介紹,接下去還要將村級信息與鄉鎮綜合治理、便民服務等“四個平臺”對接。
有些村莊,村兩委大包大攬,花園村也不是這樣:綠化種植管理有花木組,房屋建設有村建辦,水電供給有保障部,衛生檢查有督查辦,找工作到勞務市場辦,有矛盾糾紛找綜治辦,甚至在各大市場也有專門的市場辦。
“依靠完善的體系和機構讓鄉村有序運轉,而不依賴于人力物力大量投入!边@已成為花園村社會治理轉型的共識。
前段時間,花園紅木家具城市場辦主任徐德海收到商鋪和租客之間發生一起租賃糾紛,徐德海向他們擺出兩份文件,一份紅木市場店鋪租賃規定,一份花園村村規民約。按照規定,租客所付訂金無法退還,但店鋪主人打人需賠償1000元。雙方對此心服口服。
針對更復雜矛盾糾紛,村里還設立了法律事務部,每年投入上百萬元,常駐工作人員10名,專門聘請了2名法律碩士和4名法律專業本科生。綜治辦3天內無法解決的事項移交到此,由法律事務部研究,如發現違法犯罪則移交國家公檢法部門。
不難發現,在發揮鄉土價值文化優勢的基礎上,市場經濟發達的花園村,城市契約文化與法治精神已經融入。
當夜晚臨近花園,這里沒有像傳統鄉村一樣回歸寂靜,它的另一種樣子正要揭開面紗——吉祥湖的音樂噴泉準時沖向天空,文化廣場上舞蹈翩翩,商場公園里游人如織。
花園大道一間挨著一間、燈火通明的店鋪中,諸暨人余菊平的次塢打面店,不過是其中并不起眼的一家。但客人來來往往,夫妻倆忙得腳不沾地。今年3月他們剛關了在外地的面店,搬到了花園,租了幾十平方米店面,生意有不錯的起色。
盡管在這里生活了幾個月,花園村的一切依舊讓余菊平感慨:“最難得的是,這里不僅擁有路不拾遺的好風氣,同時又保持著充足的發展活力。”
常常在外交流,邵欽祥發現,在關于鄉村治理的種種討論中,人們有時更傾向于談和諧穩定,卻忽視了釋放社會活力,花園村要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問題,因為“從根本上來說,要促進社會和諧、滿足人們訴求,關鍵在于鄉村富有活力、經濟得以發展,這是安居樂業的前提”。
幾十年來,花園村從未停下經濟發展的步伐,多種所有制融合共生、互促共進,尤其是集體經濟發揮了強大功能,通過建設工業園區、市場園區、商貿園區和現代農業園區,搭建起全民創業的大平臺,上千家企業和紅木家具市場、商貿市場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端人才、農民工、創業者。
江西上饒人吳益華在村里經營著紅木家具生意。工廠設在橫店,這兩年他除了慢慢把網絡銷售部分也轉到這里,還把家也搬了過來,覺得這里的商機更多,生活也更有保障。
“花園村的發展必須靠所有人,外來人員在這里奮斗,受益的也有花園人!泵看握匍_村民代表大會,邵欽祥都要如此強調。
采訪期間,有件事讓人驚奇,便民服務中心里偶爾會有人拿著發票前來領錢。這源于2015年初村里下發的一份通知,外來人員有買房、住宿、購物等消費,可以到村里報銷一部分作為福利。
這些年,村里投入資金新建的影劇院、圖書館、醫院、公園以及免費公交車等公共設施服務,本地村民與外來人員同樣享受。為照顧務工者家庭孩子教育,村里還專門建造了花園幼兒園分院。
花園集團黨委副書記金光強說,從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到解決矛盾糾紛、子女入學,“村里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人人都能有獲得感、歸屬感”。
這種開放包容又體貼入微的姿態,讓每一個來到花園的人如沐春風。
每年底,花園劇院都要上演一場精心排練的春晚,除了花園人自編自演的節目,還有專業藝術團用話劇、舞劇演繹花園村創業創新、鄰里相助等故事。
臺下觀看的,有艱苦創業的企業老板,有辛勤忙碌的公司高管,有生活和美的本村村民,也有敬業奉獻的普通員工,當花園村村歌響起時,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們是和諧花園的重要部分。
千百年來,無論城鄉,都不僅是建筑的排列和人的簡單組合,而是承載著社會良善價值體系,以及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
今天的花園,正體現著人們對理想家園的追求。(記者 沈晶晶 杜羽豐 見習記者 高馳弘 通訊員 王江紅)
編輯:
傅煒如
關鍵詞:
治理;花園村;城鎮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