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振中楊娟)“早稻損失晚稻補、水稻損失旱糧補、糧食損失經作補、一產損失二三產補,力爭做到大災之年農業不減產、農民不減收!7月6日,在湖南全省農業系統防汛救災視頻會上,湖南省農委主任劉宗林表示,務必用極致的行動應對極致的洪災挑戰,最大限度穩定生產、降低損失,為確保全年農業生產不出現大的滑坡作出最大的努力。
6月22日以來,強降水導致的洪澇災害對湖南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危害,也為湖南省農委系統干部和農技人員設置了一場激烈的“大考”。位于洞庭湖畔的全國產糧大縣——益陽市赫山區農業生產和農業基礎設施遭受重創。面對重大災情,該區農業局建立完善由局班子成員包片、股站室包鄉鎮的技術指導責任包干制,成立8個技術指導小組,赴全區各鄉鎮農業生產第一線,精準識災、救災。據赫山區農業局局長蔡麗環介紹,現在一方面要做好被淹稻田退水工作,另一方面,正在緊急聯系調運各類農業生產物資,重點協調各類農資經營企業和銷售大戶緊急組織貨源,確保滿足災后生產需求。
洪災以來,岳陽市屈原管理區鳳凰鄉河泊潭村村委會主任楊莉就一直泡在水里,在當地農業部門指導下幫助村民搶救設施挽回損失。楊莉告訴記者,盡管已連晴3日,外河水位已經漸漸消退,但由于屈原管理區地勢低洼,洪水很難排出,內積十分嚴重,村里90%的稻田和特色產業黃梔子基地都被損毀。險情仍在繼續,眼下最重要的是千方百計除險。直到7月7日凌晨兩點多,100多位村民仍在洪災現場緊急疏導管涌。
劉宗林指出,當前,湘江、資水、沅水持續保持高水位,部分受災地區災情可能進一步擴大,后期氣象也難以預測,災損難以估測,實現全年三農發展目標形勢嚴峻、壓力很大。因此,各級農業農村工作部門務必認清形勢,進一步壓實責任,迅速組織開展生產自救全力減損,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