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山根村的美麗嬗變

  迎著秋日的陽光,沿著平坦的水泥路,筆者驅車駛進內蒙古林西縣十二吐鄉西山根村,只見一幢幢花園式住宅整齊排列,一座座設施大棚連串成片,一處處養殖小區規范有序,一片片光伏電板熠熠生輝……村部的大喇叭里不時傳出一首首優美動聽的幸福之歌。

  西山根村位于林西縣城南10公里處,總面積32平方公里,下轄7個村民組,是典型的貧困村。2016年,西山根村針對無支柱產業、群眾增收難、集體經濟弱的實際,積極調整思路,通過調結構、促增收,興產業、促發展,多方位開辟增收渠道,使村民收入穩步增長、村級集體經濟成倍增長,走出了一條“產業牽動型”集體經濟發展新路。

  “移民搬遷就是好,幸福生活從此有,產業助我來發展,跟著黨走錯不了。”這首打油詩是村民孟顯有搬進新居后即興而作。孟顯有曾是西山根村貧困戶,這兩年通過“易地搬遷+”項目和產業扶貧政策種植西紅柿,日子越過越紅火,錢袋子越來越鼓,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6年,該村建成占地60畝的幸福院一處,安置全鄉各行政村易地搬遷貧困戶50戶106人,新建住房25棟、2200平方米,配套建設便民文體活動室、超市、浴池等。幸福院采取集體供暖,道路硬化6520平方米,綠化10360平方米。發展光伏、設施農業、經濟林等產業,推行“易地搬遷+”模式。投資70萬元,安裝屋頂光伏62.5千瓦,全院年人均收入650元。投資72萬元,新建日光溫室4棟18畝、經濟林25畝,由村和幸福院共同管理經營大棚,全院年人均收入1550元。每人每年在產業上收入2200元,部分有勞動能力的院民還可就近在扶貧產業園區務工以及通過保潔、綠化等公益崗年收入3000元至10000元,從而保證貧困戶搬得進、穩得住、能致富。

  村民郭春林因患有股骨頭壞死和心臟病被認定為貧困戶,享受健康扶貧政策,治療后身體逐漸康復。村里考慮他行動不便,為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使他脫了貧。

  “沒有產業支撐的脫貧沒有基礎,不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脫貧不牢固,因此在脫貧攻堅中要更加注重志智雙扶,只有產業發展興旺才能成為脫貧攻堅的堅強保證。”西山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占林說。

  近年來,西山根村立足實際,積極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

  以五、六村民組為基地,養殖基礎母牛、肉牛,全村現有養殖戶71戶。2019年,全村基礎母牛、肉牛存欄近4000頭,年出欄7000頭,產值近1億元。今年初,該村投資3200萬元建設一處肉牛養殖小區,流轉土地440畝,一次性收取20年土地流轉費440萬元,現已全部發放到村民手中。該項目已于10月中旬建成并投入使用,將分散的93戶養殖戶全部集中進來,擴大了養殖規模,預計年可出欄肉牛1萬頭,產值1.2億元。

  此外,西山根村還以達康脫貧產業園為依托,以一、二、三、四村民小組為主發展種植業。該村抓住林西縣“5531”產業扶貧工程的有利契機,2016年至2020年,以每畝400元至600元的價格完成土地流轉近7000畝。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開發建設蔬菜大棚1000個,現已全部投入使用,每個暖棚年收益4萬余元。全村70%的村民享受到土地紅利,其中69戶貧困戶流轉土地400畝,每年收入19萬元。部分村民或買或租經營暖棚、冷棚,當上了新型產業農民,其中6戶貧困戶發展成為富裕戶,年收入15至50萬元,真正實現了“一個棚脫貧、兩個棚致富”的目標。

  走進產業園,種植戶耿立偉和家人在侍弄大棚。“我前幾年一直在外打工,每天辛苦工作,一年到頭也就剩幾千塊錢。自村里建了暖棚,我就回來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先種了兩個棚,第一年純收入7萬元,第二年我又種了6個棚,收入十分可觀,日子一年比一年強,現在年收入50萬元左右!狈掂l創業的耿立偉說起自己的致富經,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全村有近400人常年在產業園里打工,每年勞務收入600多萬元,年人均收入1.5萬元以上,40戶貧困戶通過在暖棚務工脫了貧!拔颐總月收入3000多塊錢,不但掙著錢還學著技術,今年我把技術學好,明年我就可以自己種大棚了,收入會更高。”在這打工的岳桂琴信心滿滿地說。

  為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西山根村還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目前,已建立文體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黨員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廣場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一處,每年開展活動100余次,參與人數近3000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建了一支文化體育志愿服務隊,經常性開展秧歌大賽、廣場舞表演等,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各種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進一步凝聚人心、激發干勁,使西山根村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通訊員 王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