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辦的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上,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17》顯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各類應用場景加速落地,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39億元,增速有望達到56.3%。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和市場力量的共同推動下,我國人工智能市場擴展迅速。2017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與此同時,專利申請數持續增長,核心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2015年,人工智能研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相關專利申請數達到28022項,增速達46%。
同時,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實現穩步增長,投資頻次明顯加快。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金額達582億元,單筆融資平均額約1.65億元,較2016年單筆融資平均額增長0.72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輪次整體偏早期,主要集中在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之前。從投資細分領域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是投資頻次最高的領域。從各細分領域投資金額占全部投資額比重來看,自然語言處理、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為投資金額占比最高的領域,達到70%。
從區域發展特點看,以北京為主體,廣州、深圳為兩翼,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抱團發展的產業格局逐步顯現。這3個區域也是我國人工智能企業的主要集中地,集聚了我國88%的人工智能企業。其中,北京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占比最高,達到38%,人工智能企業集聚態勢明顯;廣東占比超過20%,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活躍;長三角地區占比為29%,抱團優勢較為明顯。
企業的集聚,也帶動了資本的集聚。2016年,這3個地區人工智能企業的融資總額占全國人工智能融資總額的91.44%。其中,北京占比過半,是國內人工智能主要“吸金地”;廣東占比超過四分之一,明顯高于長三角地區的12.55%。總的來看,長三角地區的人工智能企業雖然數量多,但企業的單體實力還比較弱,未來仍需努力營造更為優越的創業和融資環境,吸引更多創業企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