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9月13日消息,“創業”是2015年最熱門的詞匯,那時的人們掛在嘴邊最多的一句就是“我這個項目融了多少多少錢,兩三年之內就能上市”。不過,隨著資本熱潮的退去,創業市場也歸于平靜,F如今,“共享經濟”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為了蹭熱點,吸引市場的注意力,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共享的產物。
去年,共享單車的火爆加上資本的助推,先是掀起了共享單車創業大潮,而后又相繼出現各種各樣的共享產物,有貼合實際的,也有打標簽偽共享的。對于普通群眾用戶,看重的是產品能否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對于創業者來說,他們看重的是上市之后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而就在共享單車仍處于多方亂戰的局面時,共享汽車已經成為諸多創業者的又一個所謂風口。
由“溫”到“火” 共享汽車市場急劇升溫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結識共享汽車也就是近一年的事情。其實,早在2015年,共享汽車便出現在市場上,只不過由于數量不多布局較窄加上網約車當時備受追捧,使得共享汽車一直處于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同時,當時的共享汽車企業更多的是處于一種探索和試錯的階段,市場政策的不明晰以及運營模式的不成熟,導致前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影響了市場的拓展,陷入惡性循環當中。
隨著共享經濟越來越受到市場和資本的追捧,尤其是共享單車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推廣,進一步助推了共享經濟的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共享汽車得到了更好的切入口,同時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注意。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發布的汽車保有量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有3.6億人持有駕照,私家車保有量為1.4億量。在這個數據的背后,可以看出在中國有超過兩億的“無車本本族”有可能會成為共享汽車的潛在消費者,尤其是在北京這樣需要搖號的城市,低概率的中簽機會讓很多人不得不使用外地牌照,不僅需要定期辦理相關進城證件,還在某個時間段受到禁行的限制。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前段時間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分時租賃新業態發展,合理確定分時租賃在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定位。政府的鼓勵加上市場的助推,共享汽車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也讓共享汽車市場急劇升溫。
艾媒咨詢發布此前發布了《2016-2017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研究報告》,內容顯示,2016年中國互聯網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達4.3億元,預計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92.8億元,為2016年的21倍多。
此外,有相關人士分析稱,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中用戶的需求遠大于市場的實際供給,市場發展潛力遠大,不管是增速還是未來的市場規模都將得到長足得提升。
操作方便 成為用戶“練車”嘗鮮首選
隨著入局者和投入車輛的增多,給了更多用戶嘗鮮使用的機會,尤其是對于那些拿到駕照卻一直沒有上路過的用戶來說,共享汽車成為最經濟實惠的練車首選。一般情況下,使用共享汽車需要提前注冊以及完成相關身份信息的認證。并且,由于汽車成本相對較高,因此用戶繳納的押金相對于共享單車也要高出許多,大概在兩千元左右。
筆者曾經體驗過不同共享汽車品牌的產品,有電動汽車,也有油車,通過手機APP便能夠方便預約以及操作。不過,雖然現在的共享汽車投放數量比以前增加不少,但是也大多是投放在熱鬧的商圈以及核心寫字樓附近,并且有的品牌還要求用戶需要將車輛還回到指定的停車區域,否則會收取一定的取車費用。
幾次體驗下來,總的來說感受還是不錯的,但是在一些細節上處理的還存在瑕疵,比如車門的開關有時候反應會遲頓,等待時間有些久。另外,對于住在郊區以及偏離城市中心的用戶來說,開一輛共享汽車上下班幾乎不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為了方便維護運營,部分共享汽車都會設定好一個運營范圍,一旦超出規定的區域,將會收取一定的超區費,而費用也相對較高,一公里需要20元左右。
我們隨機采訪了幾位共享汽車用戶,發現大部分用戶對共享汽車的服務還都是比較滿意的,滿足了自己的實際需求。不過,有的用戶表示,共享汽車按時間收費,在堵車的時候不是很劃算,尤其是在北京,一睹一個小時,錢都浪費在了堵車上面,希望能夠推出堵車優惠服務。同時,有的用戶稱,共享汽車的押金太高了,要上千元,如果要是能和支付寶合作用信用積分免押金就更好了。
共享之痛 汽車也未能免遭“毒手”
由于不能實時監控,共享單車經常遭遇毒手,要么被砸掉車鎖,要么被占為己有,要么被扔到河里,F在,這種共享之痛也來到了共享汽車上。一般情況下,共享汽車一般會放在路邊停車位以及專門的停車場內。但是,并沒有人會時刻監控著汽車的狀態,大部分共享汽車上也沒有相關的記錄儀之類的產品。而這,便給了一些人惡意破壞的機會。
日前,海南出現了國內第一起“惡意破壞共享汽車”事件, 其中10輛車40個輪胎全部被扎,4輛車前擋風玻璃和車窗被擊碎,共有14輛車嚴重損壞,涉案金額數十萬元。
不僅如此,由于不是自己的車,部分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幾乎就是“暴力虐待”,不注意車內衛生,垃圾到處都是。據某家共享汽車相關負責人透露,一般情況下,他們會一天清潔一次汽車內部,經常會發現之前用戶留下的食品垃圾以及頭發等,有的車內氣味更是十分難聞,清理起來十分費勁。同時,有的用戶還使用共享汽車玩起了漂移,對車子的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對于共享汽車,也出現了被盜用的事情。今年5月,有用戶在北京朝陽區望京保利國際廣場附近,利用某公司投放的共享汽車車窗沒有完全關嚴的機會,打開車門,并通過割斷車鑰匙鋼絲、刮掉二維碼的方式,將這輛共享汽車非法占有,供自己使用。
盜用、惡意破壞、暴力虐待,這些共享之痛在汽車的身上也不能幸免。某家共享汽車平臺負責人對筆者透露稱,對于一些惡意破壞的行為,他們也很無奈。下一步,他們計劃在車上裝一些報警以及記錄裝備,對于破壞者,堅決追求責任。
寫在最后:
共享單車的出現,進一步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痛點。共享汽車的出現,解決了用戶短距離的需求。任何新興產物的出現,都需要經歷一定的成長時期,并不會一帆風順。對于共享汽車來說,遭遇到的共享之痛除了用戶的責任之外,自己也需要加強保護意識和措施。另外,相對于單車,共享汽車一旦出現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傷害更大。對于企業來說,要進一步提升安全方面的保障以及對用戶的考核和實際駕駛人的識別確認,否則最后吃虧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