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游醫。他們早先是在街巷里搖鈴,幾十年前是在電線桿上貼廣告、在小旅館里“坐堂”,現在變成了在微信朋友圈“問診”。
1月13日媒體報道稱,多位北京市民反映自己朋友圈里多了一批“微信醫生”,僅通過微信聊天就可以看病、開藥,治療范圍涉及靜脈曲張、脫發等多類疾病。與此同時,有正規醫院醫生發現自己的照片被“微信醫生”盜用。記者調查發現,“微信醫生”是否具備執業資格難以證明。衛生主管部門則表示,“微信醫生”監管困難,建議不要相信。
治療重度靜脈曲張?要來一個療程“995元的外用泡腳中藥粉”。治療脫發?要來一個“名貴中藥”配制的洗頭膏。這些藥方帶著如此“熟悉的味道”,即使隔著手機屏幕,也能聞出“莆田系”的獨特氣息。游醫的特點就是如此,一是“專治疑難雜癥”,專攻“中西醫結合”,專門應對脫發、男科、月經紊亂、不孕不育、內分泌失調;二是一貫繞過現代醫療分科室的建制和基礎儀器檢查,直接一包藥解決問題。大眾見識了無數血淚故事,幾十年下來,看游醫等于問道于盲的常識才終于普及下來。
關鍵是,為什么現在游醫又披著“微信醫生”的外衣復活了?
大醫院的掛號難、就醫流程繁復和漫長就醫等待,對每個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困擾。尤其是對于成因復雜的疾病而言,患者往往要經歷多個醫院、多個科室、多位醫生檢查,才能形成全面的治療信息。在醫院巨大的門診量之下,醫生無法對一位患者進行全程的、動態的追蹤。而患者往往要自行完成醫療信息的梳理和整合,很難找到那種個體之于個體的持久關系,即早年間隨時可以求助閭巷村頭德高望重老醫生的那種托付感!拔⑿裴t生”帶來的即問即答的便捷感、“隨時可以找到主治醫生”的幻覺,暗合了人們的這種心理訴求。
微信從誕生起,就存在著朋友圈到底是“公域”還是“私域”的爭論。即便它今天已經明顯有了公共空間的特性,也仍然被人們看成熟人社交的場所。因此,無論是朋友圈微商的興起,還是“微信醫生”的應時而生,都是利用了朋友圈公私邊界不清的現狀,把握了中國熟人社會的一些特點,比如以口口相傳的口碑或熟人間的信任,取代契約社會里通行的資質考察和合法性判斷。尤其是,在醫患之間信任度堪憂、看病要托人和找關系才放心的今天,“朋友介紹的醫生”會自然引發一種信任,引發一種就醫上的路徑依賴心理,由此模糊掉“微信醫生”江湖游醫的性質。
幾十年來,游醫提供的社會心理觀察也許比其提供的醫學層面的觀察還多。早些年,電線桿小廣告到處可見,展現了社會對性和個人隱私的禁忌,也展現了大眾醫學常識的水平,F在,游醫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制造了一種身邊醫生、家庭醫生的幻象,透露著人們對便捷就醫流程和質樸醫患情感的渴求。微信醫生是否可信,公眾應該很快就能甄別,但這種心理訴求卻仍然在尋找可寄托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