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3月26日消息(記者劉昱)3月24日上午,政協西安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陜西賓館開幕。大會對王文等10名2024年度“十佳”委員和穆蘭等50名優秀委員予以表彰。
西安市政協委員、陜西山利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文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始終牢記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使命擔當。同時,作為一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帶頭人,建議西安市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西安市政協委員王文接受央廣網采訪(央廣網記者劉昱 攝)
王文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西安市在推動產學研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存在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深度和廣度不足、創新人才短缺、科技金融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因此,她建議,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制定和完善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政策措施,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支持企業建設創新平臺。鼓勵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等。提高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在推動深化產學研合作方面,她建議建立產學研合作對接平臺。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對接機制,定期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搭建溝通橋梁。加強信息共享,及時發布科研成果、技術需求等信息,促進產學研合作的精準對接。
同時,加強產學研聯合體建設。鼓勵企業牽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創新聯盟等,制定由產學研協議各方認可的創新目標、章程和制度,引導各參與方的行為,實現創新資源共享,增強產學研聯合體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強技術轉移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評估、交易、轉化等服務體系。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科技成果盡快實現產業化應用。
針對如何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她建議,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高端創新人才來西安市企業工作。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通過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引進急需的科研人才和創新團隊。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定制化人才培養項目,為企業培養急需的創新型人才。鼓勵企業加強內部培訓,提升員工的創新能力和業務水平。
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探索建立企業研發人員職稱評定辦法,健全科技人才流動機制,鼓勵高端人才在產學研間有序流動。完善企業人才激勵機制,通過股權激勵、績效獎勵等方式,激發人才創新積極性。
圍繞完善科技金融支持體系這一議題,王文建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適合科技型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等,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
此外,她還建議構建科技金融結合機制。加強科技部門與金融部門的協作,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信息共享、風險分擔等機制。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等業務,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