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月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林馥榆)今天(4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簡稱“上海2035”)全文正式發布。規劃明確,上海的城市性質被確定為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并將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未來18年,上海城市的發展目標及愿景將朝著“三步走”邁進,即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至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最后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規劃提出,上海要轉變城市發展模式,牢牢守住人口規模、建設用地、生態環境、城市安全四條底線。嚴格控制常住人口規模在2500萬人左右,將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內,同時確保生態用地只增不減,提高城市應急響應能力和恢復能力。
規劃還提出,至2035年,上海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3%左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方米以上,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構建城市防災減災體系,強化災害預警防控和防災減災救援空間保障,提升城市抵御洪澇、地面沉降等自然災害以及資源能源供給、突發公共事件等城市運行風險的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