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代”地下管廊初露雛形 項目9月建成
2018-01-10 23:30:00來源:勞動報
據《勞動報》報道,以往直接埋在地下土里的管道,如今“住進”了猶如套房一樣的管道。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獲悉,由他們設計勘測施工的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工程一期7.4公里目前進展順利,這一被業內稱為“第二代”綜合管廊的項目有望在今年9月底建成。
所謂“綜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屬設施。而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的“第二代”綜合管廊則是在第一代容納電力、給水、通訊管網的基礎上,添加了燃氣和雨水管道,因此結構更加復雜、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勞動報記者昨天在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區綜合管廊工程現場看到,整個地下管廊被分割成了若干個區域,其中雨水艙和燃氣艙是最大亮點。“雨水艙分為雨水流槽和初期雨水艙。如果遇到暴雨,初期大量的雨水會進入到初期雨水艙,經過一定的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網;而后期較為清潔的雨水會排入雨水流槽,結合海綿城市起到蓄水的功能。”
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燃氣艙在設計時則充分考慮了防火、防爆等因素。
上海市政設計集團黨委書記、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辰告訴記者,地下綜合管廊最大的意義在于系統集成。“以往管道直接埋設在地下,維護保養幾乎靠人工。而現在集成起來之后,為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可能性。比如,現在煤氣管道放入管廊后,不僅可以直觀看到,管道上安裝的探頭還會報警,提高管理水平。”據悉,目前松江區正致力打造一個管線的綜合管理平臺,所有納入管廊的管線統一監測,然后按照不同的權限授權給不同部門管理維護。而智慧管廊正是未來第三代地下管廊的主要方向。
根據上海市的規劃要求,到2020年,力爭累計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80-100公里。而作為國內地下綜合管廊技術體系的創建骨干和核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早在2002年就主持設計了第一條網絡化綜合管廊——全長5.7公里的上海安亭新鎮綜合管廊;2012年主編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規范》。
編輯:
林馥榆
-
上海文化周在紐約隆重揭幕
當地時間1月9日,紐約時報廣場納斯達克大屏、路透大屏,牽手相約黃浦江畔的“外灘之窗”大屏,一同滾動播映“歡樂春節——上海文化周·紐約”活動短片,共同營造跨越時空的“喜迎中國年”祥和氛圍。
2018-01-10 23:02:00 -
滬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經驗交流會成功舉行
2017年上海市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市級培訓工作總結暨經驗交流會今天召開。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委員會教育裝備技術中心、市高職高專專業指導委員會、企業實踐基地、各高職院校等單位領導,以及本次市級教師企業實踐優秀學員及優秀帶教導師和媒體代表等100多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2018-01-10 21:49:00 -
上期所“保險+期貨”扶貧精準施策
上海期貨交易所2017年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總結大會今天舉行,試點項目總計實現賠付1823萬元,1.5萬余戶膠農獲賠。
2018-01-10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