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成功聚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任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令脫貧地區處處呈現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美麗畫卷。而今,大視野下,城市低收入群體也是一個重要的關注對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或一定生活水平的家庭或個人還有很多,城市居民面臨收入低、就業機會有限、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困境,僅靠社會保障,難以解決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近年來,西寧市城東區聚焦解決城市低收入群體如何增收問題,借鑒運用夏都樞紐黨建聯盟運行經驗和經驗,充分挖掘推廣城東區老傳統、老技藝,撬動多類型、各層級主體資源,打響了“東城·共富工坊”新品牌。

黨建引領,構建“東城·共富工坊”規劃圖

西寧市城東區是西寧市的東大門,總面積114.59平方公里,所轄1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5個行政村、3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有漢、回、藏、滿、土等27個民族,人口近40萬人。

“做足前期功課,帶著問題去、揣著方法干”,城東區委、區政府深知要想做到靶向準、招數靈、效果好,必須做好定好題、知家底和謀方法。為此,確保城市低收入群體底數清晰、摸排精準,通過發揮網格黨組織和網格員聯系服務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的作用,對轄區低收入群體底數進行詳細摸排,激發低收入群體自主增收的意識,實現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雙向奔赴,確!皷|城·共富工坊”項目順民意、惠民生、贏民心。

在東關大街街道,各社區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紅管家”三級服務網絡,發揮“紅管家”政策宣講、信息共享、排憂解難的功能。經過調研、評估,為了能夠調動更多資源及時解決工坊打造過程中的各類難題,街道還成立了“東城·共富工坊”黨建聯盟,針對聯盟成員單位類型和優勢資源,制定個性化共建契約書,每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東城·共富工坊”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問題,推動項目取得預期成效。

一石激起千層浪,城東區全面構建起了“鄰里互助·和美共建”區域化大黨建工作體系,打破街道與非聯盟單位的街道、行業部門和社會組織等之間的“壁壘”,切實讓服務、資源、力量統一領導、有序調動、精準匹配,為低收入群體構建起了一連串的舉措,不斷制定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就業扶持、促進創業創新、加強教育和培訓、建立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等一整套規劃。

此外,城東區調動全區黨員發揮先鋒作用,引導廣大黨員主動參與“東城·共富工坊”項目建設,為身邊低收入群體提供關心與幫助,營造各族群眾共同參與打造“東城·共富工坊”的濃厚氛圍。如今,在推動“鄰里互助·和美共建”區域化大黨建工作的過程中,已組建了8個區域治理黨建聯盟、4個行業(系統)黨建聯盟以及5個村(社區)根據治理需求成立的基層黨建聯盟,涉及聯盟成員單位136家。

同時,城東區持續深化黨建帶團建作用,積極動員青年力量全過程支撐“東城共富工坊”項目高質量發展,創新實施“青唐之東—電商數字賦能計劃”,著力構建“1+3+7+N”體系,引入省內外優秀青年行業領軍人才,強化資源整合和產業聚合,計劃開展培訓、直播、會展等百余場次活動,依托2個特色青年電商直播基地,深入挖掘產品內涵、建強購銷鏈條、提高產品價值,同步解決低收入群體增收、勞務人員技能提升等問題。

富民產業,鋪開“東城·共富工坊”增收路

東關大街街道慈幼社區在摸底過程中,發現轄區內具有就業意愿和傳統手工面點技藝的6名低收入婦女群眾,通過街道社區組織,成立了“花兒卷卷”制作團隊。

林家崖街道摸排中也發現了“福祿壽桃”手工面點工匠,與東關大街街道進行項目合作,以輸送工匠的方式,完成東關大街街道“東城·共富工坊”自身無法承接的產品訂單,實現工坊增收與就業幫扶的“雙向奔赴”。

東關大街街道借助黨建聯盟單位資源與大百超市等大型商超達成長線合作,成功拓寬了“花兒卷卷”系列產品“線上+線下”的展銷路徑,進一步擴大了“東城·共富工坊”項目及品牌知名度,目前“花兒卷卷”公司營業額累計182800元,已征集勞務工匠517人,滾動發布就業崗位651個,落實專兼職雙向匹配勞務訂單290人,形成牽頭單位有需求,聯盟單位齊發力的治理格局。

周家泉街道、清真巷街道在城東區各部門的幫助下,打造“東城共富工坊·零工e站”,聯合轄區“東城·共富工坊”為零散務工人員提供就業服務、政策咨詢、維權服務等“一站式”服務。緊扣產供銷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積極對接省市商務部門,爭取優惠政策,協助“東城·共富工坊”打通產品流通鏈、銷售鏈、服務鏈,目前正在推動“東城·共富工坊”與順豐、京東等冷鏈物流對接工作,爭取建立長期合作,擴大工坊產品配送范圍。

一個點,帶動一大片。這是城東區“東城·共富工坊”發展的一個縮影。韻家口鎮打造東韻物業勞動派遣項目,曹家寨村辣椒醬生產營銷項目相繼開展……為了鋪開“東城·共富工坊”增收路,城東區全力推進非遺文化傳承的活力,發布了《城東區第四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通知》,積極動員的共富工坊主推產品“花兒卷卷”申請成為非遺美食項目,致力于保護和傳承傳統技藝。

城東區依托文旅活動大力推介非遺美食,擴大美食影響力,在今年的“向東行—”徒步旅行、新春社火巡游、“5·19”旅游日、全區職工運動會、青超聯賽等活動中,共富工坊平臺項目積極參與,精心布置的現場攤位,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的品嘗和購買。

力量,在黨旗下凝聚;希望,在進取中迸發。城東區得益于大數據、群眾需求、市場需求等資源的整合,搭建起了“東城·共富工坊”低收入群體就業增收幫扶平臺,利用工匠資源庫、產品資源庫、合作伙伴庫集中串聯‘工坊’人力資源、產品信息和合作客群,以閑置樓宇、友商合作等資源,為實體化運營就業增收托底。

團結進步,共享“東城·共富工坊”幸福果

自“東城·共富工坊”在東關大街街道試點運行至今,已在合作伙伴聯動社會化招聘底盤基礎上,陸續發展出花兒卷卷、家政融合、商超市場、安保服務等支線合作項目,征集勞務工匠443人,滾動發布就業崗位635個,落實專兼職雙向匹配勞務訂單291人,經核統,“共富工匠”務工期間人均日增收平均能達到百元以上,勞務輸出覆蓋東關全域,媒體關注累計瀏覽量超七十萬次。

鳳凰園社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中心,扶持培育社會組織伊蓮手工編織隊,為各族婦女群眾、下崗職工和殘疾人員提供技能培訓2000余次,就業崗位20多個。借助直播平臺線上接單、線下派單、家中做單,實現轄區婦女就地就近就業,實現每月增收近800元,切實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將“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換,增強貧困婦女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城東區以社區“石榴籽”家園為基礎,在35個社區全覆蓋成立“‘石榴籽’鄰里互助會”社區社會組織,為各民族群眾鄰里交流、互幫互助搭建平臺,鼓勵黨員帶頭聯系幫扶各民族低收入群體,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和就業困難,開展政策解答、就業幫扶等活動,已累計舉辦293場次各類幫扶活動,幫助解決各民族就業困難339項。在“‘石榴籽’鄰里互助會”中,大家通過弘揚傳統工藝、組建勞務團隊、教授就業技能等方式,構建起了多民族鄰里互助“朋友圈”。

從搭建“東城·共富工坊”平臺,到運行“東城·共富工坊”增收項目,城東區都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作用,以“我們的節日”為契機,舉辦民族特色美食展覽、手工藝品展出以及文藝演出、民族舞匯演等,通過節慶活動展示轄區各民族深邃、悠久的文化藝術,彰顯民族文化魅力,引導群眾在活動中受熏陶、受感染、受教育,促進轄區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團結奮進,形成各族群眾手挽手、心連心、求發展、謀福祉的情感橋梁及精神紐帶,促進各民族干部職工交往交流交融、互學互幫互助,將“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種子深埋心中,在潤物無聲中構筑各族群眾共有精神文化家園。

團結催生希望,奮斗鑄就輝煌。如今,全區上下黨員干部和群眾間也形成了“同心共富”的行動自覺,推動低收入群體“擴圍增效”工作漸行漸穩,切實“兜住、兜準、兜好”了民生底線,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描繪出了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團結和諧畫幅。(城東區委宣傳部供稿)

編輯:汪曉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