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裝備保障是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它為氣象觀測、預報和服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在過去的 70 年里,青海氣象裝備保障經歷了從簡陋到先進、從單一到多元、從手工到自動化的巨大轉變,為青海氣象現代化建設和氣象服務水平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初期的艱難起步

20世紀50年代,青海省氣象局成立了氣象物資供應站,為全省氣象部門提供物資供應和技術裝備。當時,我省氣象觀測儀器設備稀缺,主要依賴進口,而且種類單一、精度較低。氣象站的建設也處于初級階段,數量少、分布不均。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青海氣象工作者們不畏艱難,積極開展氣象裝備的維護和修復工作。1992年將氣象物資供應站改名為青海省氣象裝備中心。成立了通訊機務室、計量檢定室、器材供應科等。維修維護天氣雷達、通訊電臺,氣象設備的檢定,初步滿足了氣象觀測的基本需求。2008年,青海省氣象裝備中心更名為青海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

1958年青海省氣象局物資供應站人員幫助江西溝氣象站遷站(青海省氣象局供圖)

1964年的青海省氣象局物資供應站(青海省氣象局供圖)

1999年氣象裝備保障人員協助中國氣象局衛星中心開展青海湖水面校正場開展現場高空探測(青海省氣象局供圖)

二、改革開放后的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為我國氣象裝備保障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青海省氣象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氣象衛星、自動氣象站等先進設備陸續投入使用,實現了氣象觀測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氣象裝備保障工作也更加注重規范化和標準化,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和維修保障機制。同時,國際合作不斷加強,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氣象裝備和技術,促進了青海省氣象裝備保障水平的迅速提升。

2000年8月建成的瑪多氣象站Milaos500型自動氣象站(青海省氣象局供圖)

2000年8月,中國氣象局引進芬蘭維薩拉公司的Milaos500型自動氣象站,在青海省率先建設第一批35個自動氣象站,開始了氣象觀測自動化的偉大進程。

三、新世紀以來的跨越式發展

進入 21 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自動氣象觀測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新設備、新方法的應用越來越多,原有的以人工觀測為主的業務體系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近年來,青海省綜合氣象觀測站網在國家和地方項目的大力支撐下,綜合氣象觀測站網不斷優化,基本建成了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站網。

雷達站網建設保障(青海省氣象局供圖)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234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1056個氣象觀測站,8個C波段天氣雷達站,10個X波段天氣雷達站,1個大氣本底站,2個國家級農牧業氣象試驗站,15個空氣負離子站,36個雷電觀測站,7個酸雨站,9個環境氣象觀測站,8個高空觀測站(含垂直觀測系統),2個北斗探空遠程控制站,25個北斗探空接收站,1個風廓線雷達站,75個水汽觀測(GNSS/MET)站,2個風云衛星地面接收站,27個農業氣象觀測站,65個生態氣象觀測站,175個土壤水分觀測站,35個物候觀測站,3個通量觀測站,1個空間天氣觀測站,4個積雪及凍土觀測站,5個溫室氣體觀測站,1個冰凍圈觀測站;冰川冰湖觀測站4個,27個設施農業觀測站,6個大氣電場儀,12個風能資源觀測站。

青海省的氣象裝備保障工作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以高性能計算機為核心的氣象信息處理系統日益完善,氣象數據的傳輸和處理能力大幅提高。氣象雷達網、氣象衛星、自動氣象觀測站組網等構成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氣象觀測體系,為氣象預報和服務提供了更加豐富和準確的數據支持。此外,智能化的氣象裝備保障技術不斷涌現,如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和自動修復等,大大提高了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023年,青海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實施業務轉型發展。成立了自動氣象站質量控制室、雷達氣象室、技術保障室。從技術保障轉型到質量控制和雷達氣象產品提供。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實現觀測業務標準化。現有1個省級計量檢定機構,保持并建立了全省氣象行業內最高計量標準,包括溫度、濕度、大氣壓力、空氣流速等要素;同時建有玉樹、海西、格爾木3個地市級計量檢定實驗室,形成了以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為主,9個地級保障分中心和臺站為輔的裝備保障架構,初步建成了二級管理、三級保障的氣象裝備保障體系。

70 年風雨兼程,70 年砥礪奮進。青海省氣象裝備保障工作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為氣象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氣象裝備保障將向著更加智能化、精細化和高效化的方向邁進,為我省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青海省氣象局供稿)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