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縣聚焦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問題,堅定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生態強縣“三步走”戰略,深入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積極探索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加快構建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加快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努力走出一條以良好生態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一、摸清生態家底,高標準實現生態資源資產化。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建立生態資源大數據平臺和GEP核算等方式,進一步摸清生態資源家底,明確生態產品價值,推動“綠水青山”可量化,為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奠定基礎。開展全縣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全縣9個鄉鎮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清晰界定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劃清所有權和使用權邊界,為試點開發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入股等價值轉化路徑奠定基礎。目前,累計登記森林自然資源單元30個,草原自然資源單元22個,水流自然資源單元24個。全面完成生態產品信息普查工作。開展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摸清各類生態產品數量、質量等底數,探索實施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確定生態產品清單目錄,制定生態產業立項標準,構建縣鄉兩級核算體系,為科學有序開發區域生態產品價值提供更加精準的核算依據。建立生態產品監測系統。探索建立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等6項機制,加快推進實施湟源縣馬牙蠶豆品牌建設提升項目、東峽鄉特色品牌培育項目等8大類65項生態產業項目,努力形成更多具有湟源特色生態產品品牌。建設湟源縣生態產品信息監測平臺,搭建生態產品“一張圖”管理系統,推動實現生態產品信息收儲、動態監測、促進交易、實時追溯等全鏈條服務。
二、整合發展要素,高效率推進生態資源產業化。在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前提下,持續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推動生態與特色現代農牧業、現代生活服務業、鄉村振興等有機結合,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推動湟源縣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實施“生態+農業”品牌戰略。立足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重點示范縣建設,加大運用綠色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對傳統農業生產流程改造力度,加快構建草畜平衡、糧飼兼顧、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生態農牧業發展模式。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聯合體,實行“建設+保護+開發+運營”的全產業鏈運營,實現產業與生態“互惠互利”。制定沙棘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沙棘良種繁育、采摘基地及冷鏈儲藏等產業項目建設,構建“基地+采摘+冷藏運輸+銷售”全產業鏈條,助推“生態果”變“黃金果”。加大“河湟田園·日月臻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實施馬牙蠶豆品牌建設提升、東峽鄉特色品牌培育等8類65項生態產業項目,湟源胡蘿卜、青蒜苗、牦牛肉等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農產品溢價超20%。積極探索“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模式。建立完善生態優勢和文化傳承融合機制,深入挖掘日月山、扎藏寺等歷史旅游文化,推進城隍廟、哈拉庫圖古城、明長城等歷史文化遺產地的文物修繕工程,舉辦丹噶爾民俗文化節、排燈文化旅游節等大型文化活動,探索發展“文旅IP+鄉村”模式,打造“浪山浪水浪河灘”文旅品牌,建成“小高陵紅色旅游文化產業基地”“宗家溝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基地”“日月山下二十四莊廓”“大黑溝省級森林公園”等鄉村旅游示范基地,促進“周邊游”“短期游”“生態游”持續升溫。深入挖掘冬季生態旅游潛力,舉辦宗家溝景區冬季旅游冰雪節,打造集冰瀑、冰掛、雪雕及燈光秀為一體的旅游夜間經濟,成為全省突破冬季旅游空白的首家景區。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循環經濟。實施最嚴格的生態工業準入制度,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鋰電、儲能等產業,年產2萬噸鋰電負極材料、98兆瓦分散式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等綠色工業項目先后落地湟源。積極發展高原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加快循環農牧業產業園、特色種植產業園等產業園建設,啟動青藏高原地標農產品交易港建設項目,推進茶馬互市交易港、牦牛藏羊產業集群、醫用牛心包膜加工、AI智慧倉農業菌菇、有機肥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5%,有效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
三、暢通融資渠道,高數值推動生態產品金融化。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進機制,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完善人才、資金等激勵保障制度,持續鞏固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成果。加大綠色金融服務力度。建立綠色發展獎補額度與GEP(調節服務)核算掛鉤機制,試點推行資源權益抵押為前提的綠色金融產品,推動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截至目前,共發放“鄉村振興活畜貸”7038.9萬元,累計貼息144.8萬元。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制定《湟源縣政府綠色采購管理制度》,建立綠色采購清單,完善“政府+企業+產品”內循環采購機制,拓展外循環采購渠道,優先采購經統一綠色產品認證、綠色能源制造認證的產品,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綠色采購供給,形成改善生態保護公共服務的合力。加大人才資金保障力度。加強財政資金保障,整合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東西部協作、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多渠道資金,確定實施總投資7.05億元的重點生態產業項目30項,合力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拓寬渠道爭取人才智力支撐,與江蘇省農科院、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簽訂技術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合作動態推進的產學研機制,動態推進難點問題交流解決。
四、健全補償機制,高規格推進生態保護常態化。大力推進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新生態補償方式,統籌推進生態資源有償使用和損害賠償,有力推動生態保護修復,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完善縱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依托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開展草原生態獎補、退耕還林(草)、森林公益林補償等縱向生態保護補償,建立以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為基礎的生態綜合補償制度,推動實現由分類補償向綜合補償轉變,以生態補償政策落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改善,近三年累計補償1396萬元。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格落實《西寧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健全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修復與損害賠償的執行和監督,健全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推進生態損害賠償案件辦理,3年來完成生態損害賠償案件3起,切實強化生態環境修復與損害賠償責任,提高破壞生態環境違法成本。創新生態資源有償使用。立足保護草原生態、加強草原建設、促進群眾增收的目標任務,先行先試選定寺寨鄉探索推進草場有償流轉制度,以點帶面,建立合理利用、有償使用的天然草原可持續利用新模式,對全縣131.98萬畝可利用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管理,并按照測算標準給予牧民草畜平衡獎勵,
推動形成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畜牧業新格局。積極爭取水污染防治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等各類專項資金5.6億元,持續推進申中河、塔灣河、藥水河等8條重要支流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項目,縣內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五、加快價值轉化,高補貼推進生態產品交易化。建立健全生態產品交易、監管和服務機制,依托公共資源交易、綠色交易等現有規則體系和成熟的運行機制,加快構建生態產品一體化流通體系。建立生態產品供需精準對接機制。推進線上線下多元化交易,建立集電商孵化、農特產品展示、電商培訓、公共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培育“湟源臻品特色館”“一棵藤”“小茶牧場”等店鋪入駐國內大型電商平臺。結合東西部協作,引導23家企業和14家合作社參與消費幫扶,涵蓋牦牛肉、蒲公英茶、黃蘑菇等45種農畜產品,建設湟源助農館、古城臻品館、日月臻品六合體驗店,2023年以來累計銷售額達3.8億元,打通生態產品生產、流通、消費渠道,提高生態產品流通效率和價值實現水平。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流通監管機制。建立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積極探索“云倉網、運輸網、城配網、信息網”四網一體化和“活畜交易、定點共享屠宰、牧業互聯網平臺、供應鏈金融”四大業務融合的集成服務平臺,打造運營全省首個“茶馬互市”產業鏈數字化平臺,形成牦牛藏羊信息可查詢、源頭可追溯、生產消費互信互認的產銷對接模式,累計實現線上交易額5300萬元。扎實推進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各項監管舉措,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檢測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成功打造4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示范點,并加快實施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指導全縣70余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實施合格證,生產主體合格證開具覆蓋面達到80%。完善生態產品交易服務機制。制定《湟源縣“茶馬互市”牛羊屠宰交易“以獎代補”管理辦法》,建立落實數字化交易補貼機制,按照縣財政每年統籌資金500萬元和企業1:1出資的方式,對通過平臺交易、屠宰的用戶落實數字化交易補貼,累計補貼資金達41.6萬元。制定《湟源縣“浪河灘”營地健康發展實施意見》《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資金獎勵辦法》,細化旅游業以獎代補紓困措施,通過貸款貼息、先建后補、對外投資等方式,對評定為星級鄉村旅游景點的鄉村和業績突出、示范性、帶動性較強優秀企業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創業熱情,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累計發放以獎代補資金1765萬元。(湟源縣委宣傳部供稿)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