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別無選擇
“鄂爾多斯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羊絨制品生產企業,為什么會想到從紡織行業跳到另外一個行業呢?”
王林祥表示,“我們企業搞紡織行業30年,現在,我們的羊絨制品產量占世界30%左右,世界最大。但紡織行業在我國完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工人工資調整,出口退稅下降,人民幣升值每年至少5%。這對企業的利潤空間擠壓非常厲害。幾年來,集團羊絨的利稅一直在5億元徘徊。我們不能不思考企業戰略轉型的問題。”
在鄂爾多斯市,記者也發現,借助于鄂爾多斯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當地四家上市公司中,遠興能源轉型成為能源公司,伊利科技從醫藥行業轉型到化工行業。而伊泰B股本身就是一個特大型煤炭企業。難怪手里有煤的鄂爾多斯也不甘寂寞了。
“一個羊絨行業的領導者為什么會向重工業轉型呢?”
王林祥坦然告訴記者,從2000年開始,鄂爾多斯就考慮往哪里走了。當時,正好趕上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溫家寶總理提出要在欠發達地區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要將當地豐富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經過兩年的專家論證,2003年,鄂爾多斯集團公司決定在鄂爾多斯棋盤井做一個循環經濟的產業鏈。從煤炭采掘到選洗加工,優質煤用來煉焦,劣質煤發電,利用自發電的成本優勢,開展下游的鐵合金、電石、硅產業等;又利用鄂爾多斯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做100萬噸尿素項目,將煉焦的焦爐尾氣收集起來當化肥燃料氣;同時,從發電產生的粉煤灰和鐵合金環保設備中分離出的硅微粉做成建筑材料,將來,還要從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鋁。經過四年發展,從紡織行業延展到重工業行業,跨行業經營基本成功。預計2008年集團新產業銷售收入82億,利稅突破10億。2009年,公司效益還將得到明顯提升。
在占地面積3000畝的棋盤井工業園中,鄂爾多斯的煤電硅項目成了一顆耀眼的新星。隨著硅鐵項目的陸續投產,近2萬員工涌入這個小鎮,棋盤井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成為區域重鎮,人口達到10萬人,當地的房價已經翻了一倍。而鄂爾多斯旗下4星級天驕酒店的落戶意味著小鎮的經濟實力已經今非昔比。豐富的礦產資源和開發者們改變了小鎮的面貌。
鐵合金行業的“攪局者”
“鐵合金行業是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而且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鄂爾多斯向這個行業的戰略轉型是不是風險太大了?”
“對‘雙高行業’不能一味地看貶,主要是產業布局要合理,特別是資源保證。我們進入鐵合金行業的優勢在于規模大、成本低、環保,另外還有生產的穩定性,這四大優勢決定了鄂爾多斯在鐵合金行業的領導者地位。”
對于記者的提問,王林祥的回答頗為自信。他表示,鄂爾多斯現在的硅鐵產能50多萬噸,規模在全國甚至全球都是最大的。現在全球除了挪威的部分公司(埃肯公司15萬噸,芬夫約爾熔煉18萬噸)外,很少有單一企業硅鐵生產量超過10萬噸。硅鐵成本里有60%以上來自電的成本,而電冶公司的電是自發電,本身成本就比同行低30%,這也使得公司硅鐵的生產不受拉閘限電的影響。由于環保起點高、投入大,電冶公司的硅鐵生產不但不會受到政策性影響,反而能因為環保門檻不斷提高而獲得穩定的領頭地位。正是由于這些優勢,目前,電力冶金憑借其規模優勢已與山西鎂廠、寶鋼、首鋼、三井物產、三菱公司等大量國內外用戶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
而此前,記者在采訪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會長助理張曾蟾時了解到,鐵合金這個行業在中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硅鐵主要作用是煉鋼的脫氧劑,噸鋼使用在5-7公斤。今后幾年,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產量大幅度增長,國內對鐵合金的需求呈上揚趨勢。另外,發展特種鋼也對硅錳需求多。
目前,國內的鐵合金生產企業1000多家,絕大部分規模小,環保沒有保證。這個行業本身主要成本是電,小企業投入小。因此產品有利潤的時候,大家都生產,沒利潤的時候,家家轉產或者停產。再加上受用電限制以及環保影響,國內鐵合金雖然產能過剩,但生產穩定性很難保證。 中國鐵合金(包括硅鐵、硅錳等)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西南貴州、四川等地區鐵合金生產用電靠水電,因此供貨有季節性。這次南方雪災,許多企業的生產還沒有恢復。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硅鐵等鐵合金價格一路上揚的原因。
王林祥向記者透露,國家對鐵合金行業準入門檻已經提高。目前全國近千家硅鐵生產企業中,硅鐵電爐主要以中小型為主,62%為10000KVA以下的冶金爐。20000kva以上的爐子只有14臺,其中電力冶金公司8臺、貴州3臺、甘肅2臺、四川1臺。公司在行業的領先優勢非常明顯。
當記者問及鄂爾多斯會不會涉及與硅鐵項目相關的多晶硅時,王林祥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集團公司會啟動多晶硅項目,分三期進行:一期2500噸,二期5000噸,三期10000噸。向光伏產業進軍,有助于提升公司產品的附加值,拓展公司的成長空間。”
不過,王林祥同時提醒記者,這一塊業務的前期投資全部由集團投入,與上市公司沒有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