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專題 > 2014年全國兩會 > 對話決策者 > 政務直通談教育改革 > 直播摘要
3月6日三位全國人大代表做客中央臺談教育改革
2014-03-06 22:49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呂忠梅做客中國之聲《政務直通》(央廣網記者 趙娜娜 攝)
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 6日21點-22點,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呂忠梅,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附中校長李楨做客中央臺做客中央臺《政務直通》兩會特別節目,“暢談更好的教育”。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您現在聽到的是《政務直通》兩會特別節目,我是主持人王嫻。今年兩會,會上有熱點,會外我們有討論,也歡迎您這幾天持續關注我們每晚九點播出的特別節目,每天一個話題,幾個嘉賓,《政務直通》聊您最關注的事。今天,我們來說教育。
[主持人]今天我們說教育,我們的討論也是為更好的教育。先來認識今晚參與直播的三位嘉賓,歡迎全國人大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呂忠梅!歡迎您!
[呂忠梅]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郭建群做客中國之聲《政務直通》(央廣網記者 趙娜娜 攝)
[主持人]呂主席同時還是湖北經濟學院的院長,在下面節目里,我覺得叫您呂院長更合適一點,可能讓同學們感覺更親切。另外一位嘉賓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歡迎您,郭州長!
[郭建群]我是來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郭建群。湘西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歡迎大家都去看一看。
[主持人]聲音也很好聽。郭州長一直在關注少數民族教育這個領域,也算是業內的行家了,我們還要歡迎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范大學附中校長李楨。
東北師范大學附中校長李楨做客中國之聲《政務直通》(央廣網記者 趙娜娜 攝)
[李楨]主持人好,各位觀眾朋友晚上好!
[主持人]大家也聽明白了,今天我們直播間里四個人都是女性,咱們等于提前過節了,也提前祝聽眾朋友們當中的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今天我們四個人的討論也希望讓大家有所收獲。三位都是教育方面業內人士。昨天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教育”這段,我相信幾位都聽的都很真切--“要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公平發展,我們要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個孩子有公平的發展機會!蔽覀兘裉斓墓澞空f“更好的教育”。前兩天政協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呂新華說“讓少數民族青年享受更好的教育”。說“更好的教育”,你們感受最深的不夠好的、需要更好的地方是什么?或者是一個什么樣的關鍵詞?還是某一個方面?呂院長先說說。
[呂忠梅]我覺得我們要做以學生為本的教育。
[主持人]郭州長。
[郭建群]我覺得是讓所有的山區貧困孩子在很好的環境中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我覺得這是最好的教育。
[主持人]您提到了公平。李校長。
[李楨]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或者說更好的教育應該是關注人的發展的教育,是關注在全面發展基礎上能實現每個學生個性自主發展的教育。
[主持人]講到了以人為本,講到了更公平的、讓學生能夠實現發展的教育。我們今天在說更好的教育,其實我們經常說一個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赡軐τ诮逃ぷ髡邅碚f,在這方面更有一些我們自己的期待,在這我們剛才講到說這次政協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呂新華說到了少數民族青年的教育,我注意剛才郭州長在聽到這個話時候,您也頻頻在點頭,現在少數民族青年教育狀況究竟是什么樣?不知道兩位是不是沒有關注太多?
[呂忠梅]我們有來自少數民族的一些大學生,我們通過這些大學生在學校的狀況去了解他們的一些教育情況。
[主持人]今天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州長郭建群在這,按郭州長您掌握的情況,在湘西,一個土家族或者苗族青年少年的受教育狀況一般是什么樣子?這是由什么決定的?會不會家里條件好一點的學生的受教育狀況會更好一點?
[郭建群]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國家的義務教育政策執行的非常好,給予少數民族地區很多政策性的支持,所以九年義務教育基本可以實現。到高中階段,約80%的人會進入高職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另外20%可能就放棄了再次教育機會。這20%有幾方面的原因:一個方面是因為在高中階段國家的補貼相對較少,初中階段是免學費、免書費、免住宿費,確實困難的技術生還可以給予40%的生活補貼,也就是說困難的孩子基本都能夠在九年義務制教育階段得到學習的機會。而到了高中階段補貼少了,同時學費和生活費、住宿費不能減免,(就讀高中的學生)比例就少一些了。雖然國家政策也是支持的,但支持的力度小了,一部分人因為生活困難讀不起,一部分人家庭困難,就想盡早進入社會能夠有些收入,幫助家庭解決生活困難問題。還有一部分人是自身厭學。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現狀,F在政府高度重視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克強總理這次報告中專門提出了關于少數民族的教育問題,我們政府也進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的力度,進一步擴大了義務教育和高職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它對貧困地區來說更加適用。再教育上進行了一些合理調整,同時加大投入,主要還是完成兩句話:解決上學難的問題、上好學的問題。此外還加大了對貧困孩子的救助、邊遠山區的師資培訓、還有加大對老師的扶持,畢竟邊遠地區地理環境條件還是有差距的。
[主持人]這也是大家比較理解的一些現實困難,你剛才講到對于咱們州里面少數民族的青少年來說,可能至少百分之百在義務教育階段能夠得到保障,在更高的教育階段就會根據他的自己現實的問題,每個家庭每個個人的選擇不一樣,所以您理解,比如說讓少數民族青年享受一個更好的教育。您覺得現在比較需要改變的是哪里?是需要政府來加大投入嗎?
[郭建群]這應該說是全社會的問題。習總書記去年到了湘西視察,對湘西阜平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我們辦好三件大事:第一是實事求是,幫助老百姓發展生產;二是要求我們保證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公共服務保障;第三就是要關心下一代教育問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每一個家庭來說,對每個社會來說,對每一個地方來說,教育應該是發展的基礎,所以加大教育這是全社會要形成共識的。
[主持人]確實,而且您剛才講到了“起跑線”,這個詞對全社會來說太熟悉了,而且很多人一講到教育就說不能讓孩子輸到起跑線上,每一個家長都想盡其所能讓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剛才我們說到像在湘西這樣的地方,比如說有一些貧困地區,可能因為地區的差異,因為家庭具體的困難,會有這樣的一些孩子,他本身接受教育的條件就會不太好,這次我們剛才說到聽政府工作報告說到,讓教育事業優先的發展,公平發展。教育公平說了這么多年,我們今天在節目里還得談教育公平,我也想聽聽幾位的意見,比如李院長,您能不能講講,對這個事,說實話您樂觀嗎?我作為一個在電臺工作的媒體人,我們經常在節目里講教育公平,采訪各種各樣的人,各行各業的人,我覺得大家比較皺眉,比較撓頭,覺得這個事不好辦,您覺得呢?
[呂忠梅]我覺得不同的人心目當中的教育公平是不一樣的,可能有的人認為每個人都要上最好的大學或者接受最好的教育才是公平,有的人會認為所有的都得平均才是公平。從大學的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也覺得給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的機會是大學的責任,F在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公辦大學的人均教育的投入,實際上按照GDP的4%加大教育投入,各個地方都在做,包括高校人均撥款數的大量增加。在這個之外其實大學也在開展多元化的救助體制,比方說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學校就采取公共財政支持和我們自己支持的兩種方式,F在政府對于困難學生的獎助學金力度已經非常大,在我們的學校覆蓋面已經超過了30%,就是要保證沒有一個進到大學的孩子因為這個事情輟學。另外,還有綠色貸款通道,還有我們也采取了很多募集社會資金的方式來設立助學金。我有一個想法,我們社會有很多的企業家,也有很多的愛心人士去資助我們的學生,在學校里面可能出現一種現象,那些貧困的學生自己羞于接受這些東西,他不愿意讓同學和老師知道,問需不需要,他說我不需要,其實他自己可能只吃一頓飯,很困難。其實學校針對這種情況也采取了一種措施,比方說我們利用信息化,就是我們都有校園卡,根據學生在學校的消費情況,我們來判斷他自己的經濟能力,這是一個輔助的手段。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有些社會捐贈的資金開放申請,學校只提供這么一個平臺,你可以自己去申請,我們不讓別人知道。我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叫做接受也是一種愛。給予是愛,接受也是一種愛,為什么?你去讓你自己會坦然的接受某種東西,這也是愛心的一種傳遞,把這種理念傳輸給學生。在校園里面可能會形成更加和諧或者更加寬容的一種氛圍,其實學生們會勇敢的站出來,可能是針對不同群體的學生,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我們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主持人]他甚至是不是不愿意讓老師和同學知道?
[主持人]所以這樣的公平在大學校園里應該是有陽光、有顏色的,讓人感覺很溫暖的公平。關于教育的公平,呂院長也說到,說有的人認為讓所有人都上最好的學校,這可能是一個希望達到理想狀態,這是不現實的。李校長,您是作為一個東北師大附中的校長,作為一所名校,當地的示范校,在很多人為了小升初中考甚至如何進入一所名校想盡各種辦法,有人覺得做這樣學院的校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您自己感覺是不是還是挺不錯的?
[李楨]幸福是一種心理感受,每個人的經歷背景和性格不一樣,對于幸福的感受也不一樣。站在家長和學生的角度,這樣一所優質學校,很多學生都特別期待能到這里來,你應該是幸福的。從我的角度講,反而是一種壓力。不是每一個學生想上優質學校就一定能去,優質學校的學位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提供優質教育學位的有限數量和家長無限需求之間的矛盾很難以化解。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學校有64年的辦學歷史,我們是大學的附校,有一支特別好的教師隊伍,更重要是學校是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正確辦學方向、辦學模式,家長認為到這所學校孩子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快樂學習、幸福學習,從這個角度來講,我作為校長我感覺我是幸福的。
[主持人]這種幸福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您剛才也解釋說,作為校長,可能您到這樣的學校里面工作也會覺得壓力更大,這樣的壓力來自于,因為有這么多優質教育資源,有這樣優秀的老師們,這種壓力說實話也是一種幸福的壓力吧?
[李楨]其實是社會對學校的期待,這么好的一所學校,應該不僅僅關注于學生學業的成績,更要讓學生在學校里有一名生命的體驗,性格、人格上能健康成長,同時孩子在在學校中能不厭學,體驗出學習的快樂,這是我們每個學校的管理者在面對學校的成長和發展中必須反思和深入思考的問題。堅持一個正確的辦學方向,我想任何一所學校都有成長為優質學校的可能。
[主持人]對,這看來李校長也向各位聽我們節目的教育工作者傳道授業了。郭州長您說。
[郭建群]這個是在相對集中的大型城市里面,是省會城市。我覺得對于邊遠山區提出教育公平是針對全社會區域發展的共同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貧困地區。
[主持人]這個狀況會完全不一樣。
[郭建群]他的小學教育階段、他的環境、他受教育的質量、以及他自身成長的家庭環境都會有一些不平等。政府怎么樣彌補這個不平等?加大投入或是達到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衡點。現在山里的留守兒童挺多的,都是外婆外公爺爺奶奶在家,甚至一些偏遠山區都還是一個村小學,三年級以前都是一個班,一個老師教三個班,很難做到公平。政府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進一步縮小差距,努力實現一個總體平衡的公平?
[主持人]呂院長,看來說到公平,咱們每位嘉賓有很多話。
[呂忠梅]我可能到國外去的比較多,看到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有比較偏遠的,他們的孩子要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可能更多的還是通過現代教育的手段,通過網絡課程。把優質學校的優質資源能夠讓更多的貧困地區或者是偏遠地區的孩子他們享受。另外,現在不僅僅是重點大學,就像我們這樣的省屬學校每年也在接收專門的西部計劃的學生,并且每年從貴州、云南這些西部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生源情況都還非常好,孩子們都還愿意到我們這里來學習。
[主持人]現在可能只有現在李校長這樣的優質學校里面用得比較多。
[主持人]實際上是全社會正在共同努力,拉平這種地區差異,讓這種教育部公平的鴻溝,能夠彌補上。剛才我們說到教育公平,李校長也說到,在學校里面可能學生們的訴求不僅僅是學到知識,把課本學好,能夠在高考當中考到一個好的分數,大家希望能學到更多,學校現在已經發生了變化嗎?這兩年我們看到社會上關于教育方面的節點上,像在高考、自主招生或校長推薦等多元化的要求更多了,包括今年,有的學校已經干脆不看你的分數了,作為中學來說,學校已經發生了改變嗎?
[李楨]自主招生已經運行十年,這種變化還是逐漸呈現出來了,因為普通高中要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優秀的新生,同時也要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這個過程中學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是放大學校招生的自主權,讓高校按需所取,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人才,不同的學校對人才培養的標準是不一樣的。自主招生對普通高中辦學的方向性的指導表現在我們不能單純以學業成績作為恒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學校的辦學必須和十二五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的方向去進行。所以堅持素質教育,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基于全面發展基礎上個性的自主成長,是絕大多數普通高中認同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方式。
[主持人]具體會有什么樣的做法和學生們看到的變化?
[李楨]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增加了課程的選擇性,除了國家的必修課、選修課之外,絕大多數學校都在開發自己的校園選修課,建立一個立體的課程體系,讓學生能夠通過課程方式來得到發展。第二,讓校園生活更為豐富,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尋求同伴之間的互助,在不同的活動中增加自信,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互助意識,特別是友愛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提到,誠信、友愛都是應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培養給學生。自主招生在高校面試選拔的過程當中,學業成績還是一個硬指標,除此以外,還關注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有個人作品,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些方面都會在高中教學和學習人才培養方式中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主持人]目前中學教育已經發生了變化,剛才我注意李校長在說的時候,呂院長一直表情是很欣慰,作為大學教育的工作者,是不是其實很樂意見到這樣的一些變化?
[呂忠梅]我們特別希望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能夠有機銜接。如果說是唯分數論的學生在進到大學以后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落差,因為大學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地方,大學的教育模式應該說更多的是鼓勵他去創造性學習,如果說在高中階段就像李校長說的我們有一些人格養成的教育,和大學的教育是可以非常好的進行銜接。比方說我們的學分制,我們的課程是開放選擇的,現在恰恰是很多學生進來了,尤其是大一,覺得非常的迷茫。
[主持人]覺得跟高中完全不一樣。
[呂忠梅]不一樣,天天也沒有老師管,他就覺得放鴨子了,所以我們有很多的學生就會跟我講,說一年級我就掛科了,我說為什么掛科了,他們就覺得好不容易把高考過去了,可以放松了。尤其是文科學生,我們又不是有那么多的作業,但是其實可能老師給你開列了書單,讓你看很多的資料,那么你就應該去圖書館讀書,可能沒有受過這種訓練的孩子,他就覺得沒人管,又沒人要我交作業,又沒人讓我去讀書,我去學家長又不在身邊,他可能自己就去玩去了,一年級以后突然發現考試沒過,他就著急了。所以我從大學來講,特別歡迎、特別需要有這樣的變化,這個也是符合教育規律的一種變化。
[主持人]郭州長您剛才講到說,在我們州里面可能更多的高職學生,這樣一個教育門類更適合少數民族青年的實際需求,對他們的這種職業教育,實際上也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吧,就是更適應他們就業需求,更適應孩子們自己的發展,自身的狀態。
[郭建群]我覺得我們的教育改革要進一步深化,對于培養人的理念和定位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而變化,到底是需要培養精英人才還是多方位多層次的人才,社會本來就是多元結構的,不一定非得要上名牌大學就叫人才。
[主持人]不是說非要考一百分。
[郭建群]這個社會分工是不同的,所以有條件的、有能力的、優秀的學生可以進入更高層次的學校,做國家的棟梁和經營人才,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各個渠道來培養人才,也是國家的棟梁。雖然考入大學的孩子更優秀,但現在高職院校的孩子進入社會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主持人]高職的學生就業找工作好像容易一些。
[李楨]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就業觀是一個社會選擇的過程,F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一個二元化的家庭結構中,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比較高,有時候脫離孩子現在的實際水平。家長阻礙學生選擇高職,學生其實上高職可能更適應,如果義務教育受教育率已經達到90%以上,九年義務教育再往上發展的分流對于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可能都至關重要。怎么能夠把高職和技術類的大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即上完高職又接著就讀大學,這樣的家長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主持人]其實這是一個更理性的選擇。
[呂忠梅]這其實就是我們教育結構的問題。
[李楨]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銜接的問題,主要還是由政府主導來完成。
[呂忠梅]我們大學這一塊已經有了一些通道,像我們的學校每年一次會給出一部分指標,專門收高專學校的學生。
[主持人]除了湖北經濟學院的其他學校?
[呂忠梅]其他也是一樣的,政府不會只給我一所學校,所有的我們這個類型的學校都會有專有計劃,讓高職高專的學生可以進來。
[郭建群]在我們貧困地區如果有條件的話,(學生)可以進入更高層次(的學府)。
[主持人]您剛才說到80%能進入高中后面還會有分流。
[郭建群]我覺得可以有一些人確立自身的定位以后,學一技之長。不僅僅是學生階段的高職教育,青年人層次的職業教育都要加強?倳浬洗蔚较嫖饕暡煲院螅岢鰜斫逃龖摲譃閮纱箢,一是關注九年義務教育,另外就是素質教育。
[主持人]更好的對社會有益的支持,如果當教育結構更合理分流、更完整的話,在結構方面可能通過基礎教育打牢這個基礎,后面如果能夠適應人才的需求,適應社會的需要,會是一個更好的狀態。我們的記者在節目之前,也到大學校園去調查孩子們的心里感受,有一些小的學生,他們覺得作業太多,體育課一個星期上兩節太少了,他們的愿望也很可愛,但是實際上很現實、很真誠。我們來聽聽更高級別的大學生或者更大一點的大孩子他們怎么說。
[記者]記者從大學教學、大學科學研究素養培養、大學管理、大學氛圍等幾個方面,對大學教育的滿意度對各地高等院校的本科生進行了調查采訪,調查樣本中,學生平均為大學三年級,男生占51.13%,女生占48.87%,農村同學占31.83%,城市同學占68.17%。采訪中,一部分同學認為,大學生活主要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大學只起到一個基本的平臺作用就行了。
[受訪者]大學生自己都已經成年了,大家都比較獨立,出去打個工什么的,自己學的東西也比較多,所以學校只是一個鍛煉自己的場所、平臺,等你以后就業能更好的踏入社會,就這樣。
[受訪者]有的老師講得好一點,會講一些課外的,有的老師就講書本上的,老師在上面講,你在下面干什么的都有,不聽課,老師也不管你。
[記者]而更多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不豐富,教學方法單一降低學習興趣:
[受訪者]我還覺得實踐比較少吧,老師在上面講,學生聽不聽都有,理論課也學不到,實踐的東西又比較少,其實效果也不是太好。
[受訪者]四年我們出去實習過兩回,可是老師還是少。
[受訪者]內容的話,還是半天離不開課本吧。
[記者]在課堂教學內容枯燥的同時,很多同學認為學校對于就業指導不足,缺乏對學生創造力創新力培養:
[受訪者]就業指導可少,你像我已經是大三學生,幾乎沒有接觸到那種,出去社會實踐也特別少。
[受訪者]平時就是一些活動可能少一些。
[記者]在大學滿意度調查中,排行前三名最不滿意的是:教學形式的單一、沒有個性;專業學習對就業指導性差、普遍忽視對知識創造性的培養。大多數學生表示,教學形式的單一導致不能激發學生求學的積極性,56.73%的學生覺得本校的教學對自己能力提高一般,而87%的同學對本校教學創新感到不滿意。同時,大學里追求通過考試然后找工作的氛圍比例是37%,大于學習知識的比例30%,就業壓力導致大學教育被追求通過考試從而找工作的浮躁氛圍產生,使得大學生普遍忽視了對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
[主持人]剛才這段調查是記者到大學校園里面去做的,很多大學生接受采訪他們抱怨道教學形式單一,就業方面的指導比較少,或者對創造性缺少培養,這是到各地不同的大學去做的一個綜合性調查。呂院長,我之前看您微博,我注意到經常有學生去@您,他們的吐槽您應該聽得很多了,您剛才聽這個調查的這種大學生們表達比較不滿的這幾個地方,您跟他們的想法一樣嗎?
[呂忠梅]應該說現下我看到的跟他們說的是一樣的,因為確確實實在大學里面設置的教學課程比較單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這種現象確確實實存在,F在大學正在進行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可能就是針對這些問題,教師素質的提升可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另外一個方面可能我覺得他們說到的這樣現象可能也還有一些誤區,就是大學教育是干什么的,不同的大學。
[主持人]這是一個提過很多次的問題。
[呂忠梅]大學就是干什么?不同類型的大學,可能他的培養學生的定位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像北大清華這樣的大學,它培養的還是研究型的人才,他更加注重的可能是理性的思維,學生原創性的東西。對于我們地方的高校,可能我們的定位就是教學型和更偏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當然他要有基礎知識?赡苁遣煌拇髮W對課程的設置或者教學的安排有一些差別,但是我們要記住不管是什么樣類型的大學,大學教給學生的更多的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方法,而不完全是知識本身。
[主持人]就是授人以漁,而不授人魚的過程。
[呂忠梅]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的老師就會告訴我,說大學學的東西你現在看起來都是沒用的東西,但是可能到了畢業30年甚至是40年以后我才發現,原來大學學的東西真的全是有用的東西。如果我們用一種很功利的觀點看,甚至把大學變成一個職業培訓的學校,那大學的功能就喪失了,所以我覺得不管是社會還是我們大學教育者本身,我們也必須清楚我們要做的是一個社會的人的培訓,而不是某一個職業的操作者,這是一個大學應該要做到的事情。
[主持人]這是很多在大學的教育工作者所秉承的一個觀念。
[呂忠梅]我們的學生就業,我們也會去追蹤,用人單位的就會說能不能把我們的什么什么的課程搬到你們大學去,我一般會拒絕。為什么呢?因為你的企業或者是你的單位有職業培訓,這是你的任務,你不能把這一部分任務交給我來做,我變成了你的職業培訓機構,這就會忽略我們學生應該養成東西。原來他應該不僅僅要人格養成,他還要有職業信仰的養成,盡管他學的每一個專業除了理論知識以外,我覺得對于他的這種職業的信仰,職業的操守,可能比知識本身更加的重要,這是他將來一輩子能夠信守某些東西關于內心堅持的底線。比方說我們培養一個學會計的學生他不做假賬,我們要培養一個學法律的學生,他要堅守公平正義,不為利益所誘惑,其實這是更加重要的,這比學幾部條文或者學會某一種技能更加重要的東西。
[主持人]北京時間的21點46分,您現在聽到的聲音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政務直通》兩會特別節目,我們今天在談教育,更好的教育,剛才三位嘉賓其實已經說了很多,我覺得讓我非常受益的是,大家講到關于教育的理念,比如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其實我們前面已經說到,比如教育公平可能是讓更多的人享有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包括對于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寒門學子來說,他們怎么樣享受更優質的教育,也是全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郭州長,說大學教育變成什么樣的理念的時候,其實我也在想,如果這個孩子的家庭條件不太好,或者他沒有什么機會去接觸到更高層次的高等教育的話,他要寄望于政府來給他更多政策的傾斜或在教育方面財政的投入,對于我們自治州來說,可能需要財政投入的地方非常多,但是教育這方面的考慮會是怎么樣的?怎么來做一個平衡呢?
[郭建群]貧困是我們湘西州最大的州情,是很現實的問題。這么多年真要感謝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民族貧困地區的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教育、發展教育。作為湘西州的州長,我是土生土長的干部,我也有責任有信心要把湘西的教育做好。這幾年我們也做了一些事,一是握緊拳頭保重點,集中財力辦大事,主要是大力實施了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根據我們當前人口比較分散,還有一些小集聚的特點,完成了所有的寄宿制村小,F在教育布局結構一是九年義務寄宿制學校,另外湘西有自己的特點,居住的比較偏遠,上學難、上學遠,我們還要在教育布局上進行合理化調整,比如有些村小甚至片小要保留。所以我們也加強了對村小片小的建設,約有400所,今年是最后一批。湖南省副省長杜家毫同志對教育是非常關心的,(他說)決不能讓孩子坐在不好的教育環境下。
[主持人]所以在這方面,其實政府已經加大了投入。
[郭建群]去年我們有26所老百姓民房里面的小學,還有十所在在村部里的村小,今年春季已經搬了26所,還有10所今年全部要解決。
[主持人]等于這個新學期他們實現了更好的教育條件。
[郭建群]我們做了一個三年計劃,三年內把所有村小全部要建好,同時把所有農村小學危房全部解決掉。
[主持人]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孩子來說,可能他們未來在教育條件方面應該會得到更多的改善。關于教育公平我們談到很多,條件方面均衡的彌補是一方面,可能對于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又是另一方面,我們說到教育公平經常繞不過去,新聞里頻頻出現的話題很多,比如高考,像自主招生帶來了一些變化,比如義務教育階段,像小升初這樣的概念。李校長,剛才我前面說到,您作為校長的幸福感,在這其實更想問問您,比如說小升初這個事情是很多家庭會很煩惱的事情,當很多家長問您的時候,您會怎么回答他們呢?
[李楨]小升初”擇校難“是大城市面臨的熱點問題,政府在解決小升初”擇校難、入學難“這個問題上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別是今年教育部提出了小升初就近入學,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交流。從根本上來講,解決擇校難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吉林省已經開始推行”大學區“制度,即連片劃片以后”大學區“里面有一所優質學校,也有一些和優質學校相當的學校,家長選擇的機會就更多了。義務教育階段,在城市的”大學區“內教育質量差異并不大,所以家長在選擇就學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利于孩子身心發展,特別是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上學的路途近,學生的睡眠能保障,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自己的活動。另外,在義務教育階段,政府對于教育教學標準有明確評估的,在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同時,開發校外課程,給孩子們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學校之間差異并不大。
[主持人]關于擇校的問題,可能更多的家長得保持一個平常心,我們今天晚上在不到一個小時里說了一些對當下教育的不滿,但是更多的我們在寄望未來,我們對未來有設計、有期待的。而且關于教育從頂層設計、到中層、到基層的一些推進,都會有更多的期待,教育會更好。按照節目慣例,我們在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也要請三位嘉賓說一說什么是你們理想化的教育,如果送一句話給教育,你們會說什么?呂院長,您先說,一句話。
[呂忠梅]讓每個大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的自由發展。
[主持人]郭州長。
[郭建群]努力實現教育公平,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
[主持人]李校長。
[李楨]我希望每一個孩子能夠實現自主發展、快樂發展、全面發展,為他一生發展奠基。
[主持人]非常感謝三位嘉賓做客今晚的《政務直通》兩會特別節目,也期待幾位能成為我們節目的?,因為關于教育的探討,肯定不止于此,我們也把對教育的期待留給未來。感謝聽眾朋友們的收聽,更多音視頻內容請登陸央廣網和央廣手機臺。
編輯:姜萍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