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強調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經國務院批準,自2017年開始,每年的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開啟了中國制造品牌強國的新征程。
5月10日(昨天)是第5個中國品牌日,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智造中國”采訪活動,實地探訪了中央企業踐行“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的最新成果,探尋“大國重器”科技創新背后的中國品牌力量。
盾構穿山掘地,國產計算機算力翻倍,高鐵風馳電掣,岸橋力拔千鈞……小新帶你近距離體驗“大國重器”,看“智”造中國如何走向世界——
“鋼鐵穿山甲”的蛻變
從“摸黑”掘進到“智慧”前行
盾構機是隧道施工的最主要設備,城市地鐵、山體隧洞、跨海隧道等等都離不開它。大型盾構機足有五六層樓高,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十三年前,盾構機設備基本依靠進口。2008年,國內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才誕生。
十三年后,中國市場基本以國產盾構為主,而且盾構機的關鍵部件、元器件已實現部分國產化,“卡脖子”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
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TBM),是盾構機家族中的“掘進機之王”,它工作起來就像一只“鋼鐵穿山甲”。但在穿山越嶺掘進時,由于無法觀察到前方的地質情況,只能“摸黑”掘進,極易發生地質災害、設備損毀甚至人員傷亡的嚴重安全事故。
作為“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的發源地,中鐵裝備聯合多個科研院所研發出TBM-SMART智能掘進系統,攻克難題,將“黑箱”掘進變成“透明”掘進、“智慧”掘進。
從“中鐵1號”到“中鐵1000號”盾構機下線,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道路上,中鐵裝備不斷刷新紀錄。世界最大斷面硬巖掘進機面世、國內首批雙護盾TBM出生、世界最小直徑硬巖TBM呱呱墜地、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下線……“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入地有盾構”,中鐵裝備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成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靚麗名片。中鐵裝備還攻克了刀盤、液壓控制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盾構行業“追趕者”到“領軍者”的快速升級。
如今,國產“鋼鐵穿山甲”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中鐵號”盾構已遍布中華大地,“中國造”盾構已出口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產銷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隧道掘進里程超過2600公里,為世界軌道交通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同時,在掘進機產品智能化領域,中國企業已經和國際巨頭處于“并跑”階段,并且在個別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
“未來,中鐵裝備將在推動掘進機智能化、信息化、可視化上傾注研發力量,致力掘進機技術顛覆式創新,加強基礎領域研究,開發深海TBM、深井TBM等特種掘進機,打造‘未來盾構’,讓‘無人值守、智能掘進’變為現實!敝需F裝備黨委副書記張占成說。
最輕的“國之重器”
為信息安全筑起中國“長城”
中國長城,是我國第一代電腦品牌。1985年6月,中國第一臺高級中文微型計算機長城0520-CH在北京誕生,這是長城自主創新的第一項重大成果,解決了當時微機無法顯示漢字的問題,其漢字處理水平的性能超過了當時包括IBM在內的國際知名品牌。長城0520CH微機還被業界評為全球10大功勛計算機,成為中國計算機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85年6月,中國第一臺高級中文微型計算機長城0520-CH在北京誕生。
多年來,中國長城堅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使命初心,通過實施創新引領、技術強企戰略擦亮“金字招牌”,走出從基礎軟件到整機、業務系統的全鏈條創新研發之路。利用中國架構——計算機軟硬件“PK”體系(國產CPU+ 麒麟操作系統)最新成果智造的長城電腦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為國家信息產業安全保駕護航。
湖南長城計算機智能制造車間,機械臂正在工作。
在中國長城湖南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簡稱湖南長城)的生產車間,“唱主角”的是各種智控設備和機器臂。生產線上,紅、白、黑等顏色機器臂靈巧扭動,精準完成裝內存條、裝硬盤、裝配光驅、鎖螺絲、產品移載等工作,智能生產線上的機器人為中國長城自研制造。
“生產一臺筆記本電腦要經過近10余道工序,我們通過機械臂和智控設備完成70%以上的工序,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極大保證了出品質量。”湖南長城總經理安紹平表示,自從實施智能制造戰略以來,工廠生產效率提高25%,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0%。
據悉,湖南長城這條自主研發的智能制造生產線,是國內3C電子裝配領域首次運用機器人進行裝配生產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堪稱國內首創,運用長城自主開發的MES系統與設備進行數據對接,整個生產過程全部實現智能化、可追溯。
一臺由中國長城生產的國產筆記本電腦,4月25日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亮相。
與國外品牌、國內貼牌組裝電腦不一樣,中國長城系列計算機終端,是“中國芯”實現了從芯片、中間件、整機、控制、網絡搭載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產品到應用系統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完全自主,且產品線完整。作為中國電子打造的自主安全產業鏈中主要的硬件生產基地,湖南長城打造出“芯-端-云-控-網-安”產品產業生態鏈,為我國數字化建設筑牢安全底座。
近年來,湖南長城已成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先行者。安紹平介紹,“下一步,湖南長城將繼續以‘自主安全智能制造’為核心,打造‘智能硬件+智能制造’‘創新產品+戰略客戶’兩條生態鏈,叫響品牌,筑就中國電子產業不倒的‘長城’!
科技賦能智慧港口
“魔鬼碼頭”進入5G時代
振華重工長興島港機生產基地碼頭
在上海長興島的海岸線上,一座座“國之重器”——岸橋依次排開,等待著被特種運輸船整機運往世界各地。由于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特定要求所以岸橋的顏色非常豐富,這里被笑稱為岸橋博物館。它們都印刻著一個令中國人自豪的響當當的名字:振華重工(ZPMC)。
作為岸橋產品連續22年保持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港機制造商,振華重工產品已進入全世界104個國家和地區。
有“魔鬼碼頭”之稱的自動化碼頭,代表著當今港口碼頭建設的最先進水準。
振華重工圍繞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進行攻關,自主研發的多項新技術獲得全球青睞。近十年來,振華重工參建了近60個國內外碼頭自動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帶動160余家企業走出國門,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在長興生產基地碼頭,一排橙色小車駛來駛去,正在進行單機空載和重載功能測試,這是振華重工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量身打造的智能導引車(IGV)。該批IGV創造性地采用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激光雷達SLAM、視覺SLAM以及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讓IGV可化身靈活的“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
在振華重工,“云管理”讓流動機械更智能。步入振華重工長興生產基地流動機械集控中心辦公室,9塊顯示屏組成的監控液晶屏正顯示著整個廠區的地圖,每臺流動機械的實時位置與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只需一系列簡單的“下單”操作,30秒內處于“空閑”狀態的車輛就能迅速地“接單上車”。
未來,振華重工將著力開展智能制造轉型頂層規劃,圍繞過程智能、裝備智能兩大核心要素,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市場營銷、研發設計、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價值鏈流程的數據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協調、快速反應機制,打造符合振華重工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領跑中國速度
擦亮中國制造“金名片”
在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調試車間,“復興號”整裝待發。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CRH380BG高寒動車組、無人駕駛地鐵車……領跑“中國速度”的“大國重器”一列列停放在中車長客生產車間。
走進中車長客轉向架制造中心車間,這里有行業內首個高速動車組轉向架裝配柔性生產線,采用“臺位動、人不動”的方式進行組裝,工藝裝備全部采用通用化、柔性化設計,可同時生產多個品種的高速動車組轉向架。
“轉向架”是高速動車組的關鍵部件,被稱為軌道客車的“腿腳”,直接決定車輛運行速度、安全性、平穩性。中車長客研制的“復興號”京張高鐵之所以能跑出時速350公里的速度,全憑這雙“腳”。
整個轉向架有400多個螺栓,各個角度都有,以目前的工業機器人的水平,是無法完成這種裝配工作的。中車長客采用了“智能擰緊系統”,通過人機的巧妙配合,提升裝配質量和工作效率。
2020年10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在中車長客下線。列車可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軌距、不同供電制式標準的國際鐵路間運行,能讓國際、洲際旅行更便捷。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大鐵路軌距標準,普通列車在采用不同軌距的國家間運行時,需要更換列車轉向架,費時費力。而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裝有變軌距轉向架,在行進中就能實現變軌運行。這一“變形”功能,極大提高了鐵路跨國聯運效率。
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具備年產180-200列車動車組的生產能力。
中車長客高速列車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由國家發改委于2008年批復建設、2010年全面投入使用的,是開展軌道車輛整車及關鍵部件基礎技術、仿真分析、試驗驗證的研發機構,也是中車長客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前沿技術應用、基礎技術研究、掌控核心技術、新產品研發及產學研成果化的重要基地。
目前,該實驗室建設有整車聲學、碰撞吸能、電磁兼容等32個試驗臺(室),和1個數據處理中心,實現了軌道車輛領域IEC61133標準要求的整車型式試驗能力的全覆蓋。其中,“整車環境實驗室”是國內首個溫度范圍從-55℃—60℃的適用于軌道車輛整車試驗的實驗室,主要用于車輛空調采暖、隔熱性、高低溫及高濕環境下的試驗研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稗D向架參數測定試驗臺”主要應用于軌道車輛整車系統參數測定及優化技術研究,是中車長客獨立開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試驗設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車長客100%低地板有軌列車進入以色列,輻射歐洲高端市場。
中車長客領跑“中國速度”,出口海外的產品也不斷擦亮“國家名片”。中車長客的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巴西、泰國、沙特、新加坡、新西蘭、阿根廷、埃塞俄比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車數量累計超9000輛,簽約額超120億美元。其中,針對美國波士頓其百年地鐵線路工況和超出常規的美國標準要求,中車長客研制的地鐵提供了中國解決方案,也輸出了“中國智慧”。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
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
實現轉變的每一步背后
都彰顯了中央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根本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以“智造中國”為引領
中央企業踐行“三個轉變”
推動數字化轉型,共謀高質量發展
中國品牌必將走得更長遠、更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