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貴州報道(記者 楊云):“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這是帶領群眾擺脫貧困的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的深刻感受。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從2014年以來,通過黨組織、村委會、合作社“三套馬車”并駕齊驅,探索實施“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實現了“三權”與“三變”的良性促動。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集體資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從2014年的4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576萬元,人均收入從不足4000元提高到現在的23162元,實現了從國家級二類貧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華麗轉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塘約道路”。
左文學帶領村支兩委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對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村民議事會分別實行“三級考評”,完善村委會自身監督、監督委員會監督和村民小組監督“三方監督”制度,通過“支部管全村、村民管黨員、村規管村民”方式,進一步推進從嚴治黨,夯實了發展根基。同時,塘約村制定出“以人為耕、以農為本、以文為心、以旅為軸”發展藍圖,明確了“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塘約村堅持以黨建為抓手,通過強組織、聚人心、促改革、純民風、抓產業等措施,不斷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在以往“支部管全村,村民管黨員、村規管村民”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村組和農戶,實現黨組織建立、黨員管理和服務群眾全覆蓋。
2014年以來,隨著村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塘約村外出黨員開始回鄉發展!拔覀冊诖妩h總支下面將全村11個村民小組,45名黨員劃分為3個網格黨支部和11個村寨黨小組,形成村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村寨黨小組三級網絡體系。”左文學說,“延伸支部工作觸角,這樣就把陣地前移了,群眾找到了組織,村級組織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為了破解農村黨員參政議政積極性低、責任感弱的問題,2015年以來,塘約村探索實行“駕照式扣分”和“積分制考核”新模式,為每名黨員建立一個積分冊,黨員得分多少由村監督委員會和村顧問委員會根據該黨員完成的工作任務和表現情況打分,這樣通過考核倒逼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和執行力,激發了黨員比學趕超熱情。
為充分發揮每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塘約村實施了“黨員聯戶”工程,每名黨員聯系10戶至20戶村民,支部利用每月主題黨日活動,設置“環境治理”“疫情防控宣傳”“愛國衛生運動”等不同的主題,組織黨員入村入戶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讓黨員全程參與到村級各項工作和事業上來。村里的黨員通過亮身份,強責任,做表率,當先鋒,增強了責任感和榮譽感。
農民要走出貧困邁上小康,關鍵是要解決有事做能賺錢的問題。
塘約村圍繞“山水田園”做文章,解決了讓農民做什么、干什么的問題。塘約村盤活全村資源,在安順市率先開展“三權”促“三變”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和房屋所有權等進行“七權同確”,確權入庫耕地4881畝。塘約村通過推進產業發展,依托“金土地合作社”在全村建立韭黃、茄子、毛節瓜、香芋南瓜等蔬菜基地,種植精品水果晚熟脆紅李500畝,軟籽石榴200畝,核桃500畝,每年農業產值占村集體經濟比例達到40%,2020年村集體資產達20576萬元,人均收入23162元,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塘約村積極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體系,在制定“紅九條”村規民約基礎上,把德治和法治融入鄉村治理之中,推進移風易俗,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尚。以“幸福塘約”為載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和開展“好婆婆”“好媳婦”“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樹立勤勞致富、自尊自強、文明進步等新觀念。同時,塘約村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開展“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踐行互幫互助聯戶社會管理,整合基層服務管理資源,推動社會治理服務重心下移,實現了矛盾糾紛在村組化解。
未來,塘約村將立足“四個全部”(全村上下思想全部解放,山、水、林、田、路、村、人、寨等資源全部統籌,對外合作的口子全部撕開,對外合作的門坎全部鏟掉),發展“四個方向”(農業科技、綠色健康、市場需求、增收增效),推進“九化同步”建設(山坡景觀化、寨院個性化、道路香草化、河岸廊道化、土地菜園化、設施現代化、管理智能化、產品品牌化、市場數字化),促進塘約村鄉村振興格局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