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踐行脫貧攻堅使命的“一線總指揮”

  中共湖南省委

  羅霄山脈、湘東南邊陲、井岡山西麓,有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的革命老區——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革命戰爭年代有2位縣委書記犧牲在崗位上,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又涌現出為了老區人民擺脫貧困而犧牲的縣委書記黃詩燕。他在擔任炎陵縣脫貧攻堅“一線總指揮”的9個年頭里,為了脫貧攻堅事業鞠躬盡瘁,帶領革命老區在全省率先實現脫貧摘帽,用工作實績踐行了新時期好干部標準,以苦干實干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用寶貴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不幸殉職時年僅56歲。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布黃詩燕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狈Q號。

  “他是為老區扶貧而來,也是為脫貧攻堅而去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黃詩燕從鄉鎮一步步成長起來,47歲擔任中共炎陵縣委書記,一頭扎進羅霄山深處,下定決心與阻礙老區人民小康幸福的貧窮干一仗,一干就是9個年頭。9年里,黃詩燕用務實的思路和辦法闖新路、攻難關,牢牢守在脫貧攻堅的陣地上。他走遍炎陵的山山水水、村莊社區,讀懂老區百姓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贏得了干部群眾的真情實意和廣泛贊譽。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黃詩燕苦苦思索的扶貧問題找到了方向,他迫不及待地帶頭認真學習、用心領悟、準確把握精準扶貧方略,緊扣“兩不愁三保障”,下足“繡花”功夫,結合貧情精心探索、分門別類對癥下藥,實事求是找準精準扶貧的路子,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抄起家伙干實事、真刀真槍破難題。推動炎陵的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2.3倍、3.2倍和2.7倍,貧困發生率從19.5%下降到0.45%,帶領全縣20萬老區人民在省內第一批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脫貧攻堅是黃詩燕心里最牽掛的一件大事。2019年11月20日,是黃詩燕生前最后一次下鄉調研,主題仍然是脫貧攻堅。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大源村,查看民生工程進度,與村民們聊聊家常。調研結束準備回縣城,他走到了車邊,又返回村衛生室,核查家庭醫生簽約落實情況,要求村醫為村民做好慢性病治療服務。他惦記的最后一件事,是群眾的健康問題,誰想到他自己的健康早已亮起了紅燈。11月24日,因為一心掛念脫貧攻堅工作,他連夜忍著胃痛從株洲趕回200多公里外的炎陵。一周下來,他只能喝點湯、吃點稀飯,只是要求稀飯里面放點鹽,因為“不加點鹽,沒力氣”。同事們多次勸他休息,去市醫院看病,他總是說:“脫貧攻堅等不起,產業發展等不起,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等不起,先挺一挺再看吧!笨伤麤]想到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等不起了!11月29日上午,炎陵縣召開脫貧攻堅調度會,他只喝了一點稀飯,又走向了會場。同事勸他別參加了,他說:“這是頭等大事,我怎么能缺席!”可是,中午回到宿舍后,他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永遠地離開了他所眷念的事業和群眾。

  黃詩燕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最高追求,堅持真扶貧、扶真貧,以行動詮釋赤誠,以赤誠贏得民心。當地干部群眾深情感慨:“他是為老區扶貧而來,也是為脫貧攻堅而去的!眻D為2015年2月11日,黃詩燕在三河鎮西臺村坳下組看望優撫對象。 湖南省委宣傳部供圖

  黃詩燕作為炎陵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戰場的“一線總指揮”,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最高追求,將初心和使命鑄寫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將深情和生命奉獻給炎陵革命老區,堅持真扶貧、扶真貧,以行動詮釋赤誠,以赤誠贏得民心。當地干部群眾深情感慨:“他是為老區扶貧而來,也是為脫貧攻堅而去的!

  不讓老區人民“吃苦頭”,要讓老百姓“有奔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幫助困難鄉親脫貧致富要有針對性,要一家一戶摸情況,張家長、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上任之初,黃詩燕就深入到最偏遠的山村、走進最困難的農家,訪貧問苦,問計于民。他去了“無電村”梨樹洲。徒步穿過一條河道時,因石頭濕滑,落入水潭,他顧不得冰冷的河水浸濕全身,從村民家借了一身衣服換上,穿著拖鞋繼續走村入戶。他去了住房條件最差的船形鄉水垅村。全村9個村民小組236戶,大半村民住房墻體用黃泥土夯實而成,取杉樹皮蓋頂,村民稱之為“杉皮屋”。房子逢雨必漏,風刮大了也擔心。他去了交通閉塞的下村鄉坳頭村。村民好不容易種出來的水果,因山路難行,只能滯銷賤賣或者任其爛在枝頭……兩個月的調研下來,黃詩燕走遍了全縣15個鄉鎮、54個貧困村。他對這片埋葬忠骨英魂的紅土地的感情更深沉,對纏繞老區人民上千年的“貧困枷鎖”認識更清醒,同時也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暗下決心,不能再讓老區人民“吃苦頭”,要讓老百姓“有奔頭”,一定要早日實現脫貧摘帽,讓20萬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以此告慰這片紅土地上3萬余名革命先烈的英靈。

  要致富先修路。炎陵縣東、南、西三個片區互不聯通,大部分鄉鎮之間聯通都需要通過縣城中轉。很多地方“睜眼看得見、抬腿走半天、開車繞大圈”,“山里的貨出不去,山外的人進不來”。黃詩燕親自擔任“總指揮”,在全縣打響了“交通加速”攻堅戰,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他整合資金7.9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602公里,所有行政村、90%以上村民小組通水泥路。如今,炎陵從偏遠閉塞山區一躍成為湘贛邊重要交通樞紐,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山里的竹木、水果、油茶等農產品“身價”平均提升了52%左右。

  扶貧必扶智。為發展教育事業,每年教師節,縣里拿出100萬元重獎教師,黃詩燕親自給優秀教師頒獎;為解決鄉村教師住房難的問題,在他的關心下,農村教師都分到了安置房;為確保教育資助“一個不漏”、控輟保學“一個不失”,他落實“一對一”幫扶、“三幫一”勸返等措施;為解決大班額問題,縣里籌資1.4億元新建“芙蓉學!,新增36個教學班;為改善辦學條件,縣里整合資金3.6億元對全縣28所中小學進行提質改造,運動場全部由泥巴地變成了標準塑膠運動場,教學班實現了多媒體全覆蓋。如今,炎陵已成為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省教育強縣,全縣沒有一個因學致貧返貧家庭,沒有一個因貧輟學學生。

  治好一個人脫貧一家人,農村醫療改革是阻斷貧困的重要保證。黃詩燕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強化縣醫院與省、市醫院醫療合作,省、市專家定期到炎陵坐診,推動縣醫院近3年門診率提升19.58%;大力實施醫衛新區建設,推動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完成整體搬遷;扎實推進“分類救治”,全面消除行政村衛生室“空白村”,為貧困群眾搭建健康“直通車”,讓炎陵的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實惠。

  安居才能樂業。黃詩燕把保障安全住房作為“告慰先烈工程”,按照易地扶貧搬遷、農村貧困對象安居工程、農村土坯房集中整治工程分類分批保障。特別是對搬遷至縣集中安置區的貧困戶,堅持“先就業、后搬遷”的原則,每戶至少保證有一人在園區企業就業。近年來,全縣共籌集資金6億多元,1234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了新房,2543戶農村貧困對象實現安居,1.1萬戶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善。

  老區革命精神是脫貧致富的強大精神支柱。在炎陵縣紅軍標語博物館,陳列著一條紅軍1929年5月用客家方言寫下的標語:“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黃詩燕從這條樸素的標語中感悟到老區的崇高革命精神,并將此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自勉自勵“口頭禪”,他說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民愛民、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一定要把眼前的綠水青山變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找準突破口。黃詩燕深知,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脫貧攻堅難就難在發展產業上。他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建設農字號“一帶八基地”的產業發展思路:即生態休閑農業風光帶,無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炎陵白鵝、花卉苗木、筍竹林、茶葉、油茶、藥材基地,讓農民盡早脫貧奔小康。這幾年,“一帶八基地”成為炎陵脫貧致富主戰場,帶動6548戶21701名貧困人口戶均增收6800元。2019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9735元,較2010年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了10.4個百分點。

  炎陵高寒山區適合黃桃生長,黃詩燕經過認真分析后,果斷把黃桃作為特色水果重點培育,逐步讓黃桃規模大起來、銷售火起來、產業旺起來。如今炎陵黃桃年產值突破20億元,惠及6萬多群眾,近六成貧困人口靠種植黃桃穩定脫貧。圖為2017年7月28日,黃詩燕為炎陵黃桃直播帶貨。 湖南省委宣傳部供圖

  “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這條炎陵黃桃在央視播出的精準扶貧公益廣告詞,就是黃詩燕琢磨出來的。炎陵高寒山區適合黃桃生長,學農出身的黃詩燕經過認真分析后,果斷把黃桃作為特色水果重點培育,逐步讓黃桃規模大起來、銷售火起來、產業旺起來,硬是把小黃桃做成了大產業。如今炎陵黃桃種植面積達8.9萬畝,采果面積5.2萬畝,總產量5.18萬噸,年產值突破20億元,惠及6萬多群眾,近六成貧困人口靠種植黃桃穩定脫貧。“炎陵黃桃”于2016年正式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h黃桃辦主任動情地說,“黃書記和黃桃一樣都有一顆晶亮的紅心,引領老區人民走上脫貧路”。

  “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這不是綠色發展,一定要把眼前的綠水青山變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黃詩燕的話句句鏗鏘有力,字字擲地有聲。他帶領縣委一班人,依托“綠水青山”的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打造了以炎帝陵為核心的祭祖祈福游,以神農谷為核心的養生度假游,以旅游環線紅色景點為標志的紅色體驗游。2019年,全縣旅游產業直接帶動就業5608人,其中貧困人口2112人,人均年增收1.9萬元。

  招商引資是發展產業的重中之重。為把產業做大做強,吸納更多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黃詩燕曾清晨5點從炎陵出發,因高速公路大橋冰凍,遭遇汽車滑行100多米撞上護欄的險情;他曾一度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真心誠意打動客商,成功引進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炎陵,創造了貧困山區招商引資的“炎陵現象”。2012年以來,新增就業12000多人,其中貧困人口2600多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經過持續奮戰,炎陵縣于2018年8月實現脫貧摘帽!黃詩燕在欣喜之時也清醒認識到,貧困戶退出、貧困縣摘帽不是終點,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任務依然很重。他提出要以中央“四個不摘”為總要求,堅持把最強力量匯聚在一線、把戰斗堡壘筑牢在一線、把脫貧責任壓實在一線。先后選派85名干部到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合并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同時,注重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組織開展“脫貧立志、星級創建”活動,對獲評3星以上的貧困戶給予差異化扶貧政策,讓貧困戶變心動為行動,激活了主動脫貧、持續致富的一池春水。

  2020年炎陵縣接受國家脫貧攻堅普查,20個重點監測指標全部體現高質量,“兩不愁”、安全住房、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群眾認可度等指標均為100%,被國務院脫貧攻堅督查組譽為“縣域脫貧攻堅的樣板”。

  “你對群眾有多好,群眾對你就有多親”

  黃詩燕抓工作有股韌勁、干事業有股拼勁、對群眾有股親勁。這些年,他始終心系貧困戶,直接走訪入戶的群眾,有記錄的就達1000余戶,他常說:“你對群眾有多好,群眾對你就有多親!”

  在頻繁下鄉調研的山路上,黃詩燕認識了養路工人張愛平夫妻,每次見面,都要停下車來噓寒問暖,囑咐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養護好出村的唯一通道。有一次,張愛平在養路工作中遇到了意外,被一塊從峭壁滾落的大石頭撞倒受了重傷,黃詩燕得知后,立即趕往醫院看望。后來,黃詩燕經常拿“馬路夫妻”的故事教育干部:“張愛平夫妻不是正式職工,負責養護的路段有52.7公里長,涉及炎陵縣十幾個貧困村,天天在路上,就連春節也不休息。大家比一比,誰的待遇高?想一想,誰的境界高?”

  天坪村95歲退休老黨員張朝秀,熱心公益,義務養護村里公路30多年。黃詩燕專程看望,組織鎮村黨員干部到老人家里座談,邀請老人上黨課。老人去世前,拿出珍藏的一套《馬克思傳》,親手用牛皮紙封好,再三囑托兒子送給黃詩燕。書的扉頁粘貼著老人2014年寫的一首詩《最美書記》:“縣委書記黃詩燕,炎陵百姓好喜歡。當官不擺官架子,不恥下問真青天!苯鸨y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最美書記”四個字,就是老區人民送給黃詩燕的最好獎杯!

  黃詩燕因病去世的消息傳開,廣大群眾自發以各種形式表達哀悼。2020年清明節,數百名炎陵老百姓自發帶著自家釀的米酒、村頭采來的山花、深山里采摘的茶葉,趕到200多公里外的黃詩燕墓前,祭奠這位老百姓心中的“最美書記”。

  黃詩燕待群眾如親人,對親屬卻近乎“苛刻”。他注重家風家教,從來沒有為妻女和親人向誰打過招呼。他有三個哥哥,大哥是退休工人、二哥是鄉鎮一般退休干部、三哥是普通農民,都在老家攸縣工作生活。女兒大學畢業兩年了,直到他殉職,還一直在一家單位做臨時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湖南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走精準、特色、可持續的精準扶貧路子,以“五級書記抓脫貧、全省動員促攻堅”的生動局面,干出了“首倡之為”的成績。黃詩燕作為廣大脫貧攻堅“一線總指揮”的優秀代表,以對黨絕對忠誠、矢志為民服務、敢于真抓實干、堅守道德操守的政治品格,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是發揚新征程上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