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這篇文章,是習近平9月28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66次集體學習中唯一的一堂考古課。
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把考古工作視作“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認為它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
一項探索“過去”的文化事業,何以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
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在此前謀劃“十四五”的兩場座談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分別受邀發言。
一位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專家,一位是通過古DNA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的青年研究人員。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在陳星燦發言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要深入研究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
在付巧妹發言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回應了“對冷門怎么看”的問題。他說:“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門的東西沒有用。這種認識可能把一個領域的事業耽擱了。做科研事業的評估,要有長遠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學的眼光!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考古文物的大量出土極大豐富了對我國古代歷史的認識。考古工作者通過對這些出土資料的整理和認識,解碼“無字天書”,挖掘生生不息的文明“根脈”,有效填補了歷史研究的“空白期”。
沒有歷史,就沒有根;沒有根,就沒有未來——這正是總書記重視“老祖宗”與“根脈”的題中之義,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來源。
“文化自信”,在《求是》刊登的這篇文章中出現了5次之多。文章強調,必須高度重視考古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一個擁有深刻文化自覺、高度文化自信的領導核心,必定能夠帶領中國走向文化的復興。
面對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不可逆進程,文物大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任重道遠,文脈守持與文明賡續使命也同樣緊迫。
審視當今中國正在經歷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習近平從歷史的縱深考量文物事業,從文明的視角觀照考古工作,強調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習近平總書記秉持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強化“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在研究“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時,也不忘聽取考古學者的意見,這其中對發展的思考,體現出歷史唯物主義的力量。
文明,要有根有脈知悉來處,更當開開闊闊延伸出去。習近平提出,要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歷史故事。
2018年8月17日,在湖北省博物館拍攝的曾侯乙編鐘。(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邀外國元首漫步故宮,體會“和”這一中華文明核心理念;在越王勾踐劍、云夢秦簡、曾侯乙編鐘間穿行,品味中華文明的燦爛厚重……在各種重要的外交場合,習近平都希望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脊乓渤蔀闃嫿ㄈ祟惷\共同體的一條紐帶。
在《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幾乎同一時間,還有兩件事值得關注:
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將逐步建成我國考古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研究機構,進一步提高我國考古工作科技水平,增強中國考古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在圓明園正覺寺文殊亭陳列展出。(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第一尊回歸原址的獸首銅像。迄今,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有七尊已回歸中國。流失文物百年回歸路,亦昭示著中華民族不忘歷史、奮發崛起的夢圓之路。
這不是簡單的時間巧合。新時代的實踐創新,正蹄疾而步穩地行進在歷史的正確方向上。這是我們通向偉大復興的精神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