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7日電 題:構建雙循環 闖出新天地——從長三角看中國外貿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周蕊、何欣榮、屈凌燕
疫情沖擊下,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在外向型經濟高地長三角,上半年浙江出口額增長3.3%,安徽出口額增長3.2%,上海出口額增長0.7%,紛紛實現正增長。上半年江蘇出口額下降5.6%,但降幅較一季度收窄9.3個百分點。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長三角外貿企業一面拓展國際市場新客源,一面挖掘國內市場新需求,新動能在“雙循環”中奔涌。
一朵“云”上來相會 長三角搭上“新業態”快車
既是外貿重鎮,又是信息技術產業高地——面對疫情沖擊,長三角發揮一朵“云”的優勢,幫助企業“危中尋機”,實現逆勢增長。
云上直播,面向全球市場展示新品。
40多名外貿員經過專門培訓后化身“主播”,在鏡頭前“全天候”向全球客戶介紹產品特性、解答高頻問題——這是南京敖廣集團“直播間”里的一幕。
敖廣集團品牌中心總監茆國泳說,直播大大提升了疫情下交流的便利,也幫助企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訂單。
云端辦展,不見面也能談生意。
近日啟動的第30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首次轉向“云端”舉行,3500多家參展企業和2萬多名采購商的規模與往年大致相當,會期仍為5天。
浙江嘉欣絲綢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經理助理吳惠萍說,線下展會里,絲綢服裝的花色、光澤、版型等很直觀,因此產品圖相對比較簡單。搬到線上之后,企業為拍攝圖片和小視頻專門使用了模特,還對每件樣衣做了一些搭配,更好地展示服裝之美。
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崢說,通過線上展會,中國企業和國際買家之間可以保持“粘性”。“線上交易會為中外企業搭建了一個公共平臺,一旦需求復蘇,生產供應立即就能跟上。”
云上交易逆勢增長,“對沖”疫情沖擊。
今年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出口增長28.7%。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作為新型貿易業態,跨境電商憑借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逆勢上揚,為外貿企業應對疫情沖擊發揮了積極作用。
徐州海蘭特桑拿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顏廷說,疫情下,不少原本主要通過線下門店銷售的國外代理商開始轉向線上銷售。“代理商找到了新渠道,也帶來我們訂單量的回升,五六月的銷售額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阿里巴巴副總裁、全球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表示,中國電商滲透率達到20%,歐美等發達國家只有5%至10%。疫情放大了無接觸消費需求,歐美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巨大,也給中國外貿帶來了新機遇。
第37屆上海國際婚紗攝影器材展覽會、第22屆上海國際攝影器材和數碼影像展覽會、2020上海國際兒童攝影展覽會7月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這是7月8日,參展商通過“云上會展”直播促進交易。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6月5日,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開啟一場線上直播活動,主播帶領線上觀眾走進一街之隔的上海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介紹保稅展示交易聯動模式,并通過直播推介進口商品。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變“訂單經濟”為“需求經濟” 塑造外貿發展新格局
從以往來什么訂單做什么產品,到如今主動發掘市場需求進行創制,疫情期間,長三角外貿企業把傳統的“訂單經濟”轉變為“需求經濟”,為短期復蘇和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打好“健康牌”“宅家牌”,疫情催生新需求帶來新增長。
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與此同時,“宅經濟”消費提升帶動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
安徽輕工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外貿副總經理許國說:“上半年企業防疫物資出口額達到1億美元,完全出乎我們意料!
不少外貿企業坦言,短期的疫情,帶來的是對健康領域的長期關注和“宅經濟”的長遠發展。
“4月份以來,自行車出口訂單量激增,同比增長近30%!崩ド郊{爾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葛雷說,企業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12月份。
統計數據顯示,昆山自行車(含電動車)出口在4月、5月、6月同比分別增長25.7%、5.1%和12.7%。
——加速建設海外倉,主動擁抱新模式。
在政府引導下,疫情前長三角外貿企業在境外市場建設了不少海外倉,企業可以將銷量好的出口商品提前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本地銷售、本地配送。
“海外倉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借助在日本的海外倉,上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也一直接到訂單。”江蘇桃園家飾有限公司銷售人員王雪熠說,海外倉對外貿企業來說雖然是新生事物,但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企業還是主動“走出去”,瞄準市場空白處發力。
——不放棄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7月28日,在面向輕工行業的“出海優品 云洽全球”供需對接會上,上海思樂得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的客商進行了線上磋商。
“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馬來西亞的客戶,以前我們的客戶主要在歐美市場!彼紭返每偨浝韽埍笳f,對接會提前進行了供需匹配,達成訂單的可能性更高,縮短了“貿易距離”,也給了企業更多開拓新興市場的信心。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在進出口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義烏市商務局介紹,今年上半年,“義新歐”中歐班列已開行350列,發送量同比增長157.1%,保證了疫情期間亞歐供應鏈的穩定。
6月5日,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與其一街之隔的上海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共同開啟一場線上直播活動。這是保稅倉庫工作人員駕駛叉車在保稅倉庫進行作業演示。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3月21日,載著捐贈西班牙抗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從義烏鐵路西站發車,前往馬德里。新華社發(龔獻明 攝)
雙循環“共振” 為外貿注入新動能
“從沒想過產品賣到了距離我們工廠兩三千公里的邊疆小城里!边@是寧波三禾廚具“外貿轉內銷”以來的全新體驗。
產品遠銷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三禾廚具,在國內市場曾經是個“門外漢”。三禾廚具董事長方成說,企業對轉內銷曾有畏難情緒,“外貿轉內銷需要建立線下銷售渠道,投入巨額費用打品牌,一口出廠價幾十塊的鍋,加上層層分銷成本,到消費者手里,就要數百元!
在加入電商平臺推出的“新品牌計劃”后,像三禾廚具這樣的企業獲得了專門的研發流程再造輔導和流量傾斜支持。
“消費者的‘痛點’被大數據‘計算’出來,企業根據反饋安排生產,研發周期縮短了50%!狈匠烧f,大數據顯示,零售價99元的價位是市場空白,企業由此進行深度開發,做出了一款更符合國內用戶消費習慣的產品,成為了線上“爆款”。
隨著國內國外市場雙循環“共振”增強,借助電商平臺,不少產品品質過硬、價格實惠的外貿企業正逐步成為國內市場的生力軍。
上海海斐歐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肖筱說,今年以來,公司在國內注冊了80多個外觀專利,加緊做好國內市場的銷售準備!6月公司國內銷售額突破了170萬元,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會說,優質產品出口轉內銷會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供給,帶動消費升級。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通用規則也有助于改善國內營商環境,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企業積極“突圍”,政府全力支持。
長三角地區的浙江、上海等地早在3月就出臺包括通關便利化、“守護”小微企業、增強金融授信力度等一攬子促外貿政策,積極幫助外貿企業擴展新空間。
6月13日,海關總署公告,在南京、杭州、寧波等10個地方海關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試點。
在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申報成功的寶時得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文基說,新模式下企業可以享受無紙通關、優先查驗等通關便利,物流成本降低了,通關效率提高了。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杰認為,疫情控制良好、率先復工復產的中國企業給全球產業鏈帶來安全感。下一步,外貿企業應加大開拓新興市場,通過互聯網等新業態拓展新空間,同時練好內功,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參與采寫:吳宇、劉巍巍、胡文嘉、董雪)
6月5日,滿載防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在義烏西站啟程,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新華社發(呂斌 攝)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3月19日拍攝的上海外高橋港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這是3月19日拍攝的上海外高橋港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這是3月19日拍攝的上海外高橋港區。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