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正在寧夏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吳忠市城區段,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內第4次考察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薄氨Wo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黨員干部更要將黃河生態治理擺在“關鍵”位置,以黃河生態保護的“戰績”助推決勝脫貧攻堅戰。

  始終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思維,抓低碳,享綠色。黃河流域普遍存在資源性缺水問題,同時耗水產業居高不下。嚴峻的現實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黃河流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原則,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牢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維護好黃河流域的生態平衡。要認真落實好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以黃河生態保護為前提,在保護生態、涵養水源過程中,努力創造更多生態產品,實現黃河流域經濟的綠色崛起。在生產、生活、消費中要堅持綠色導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工業發展要堅持綠色生產的理念。發展節水農業、高科技農業,做好有益于黃河保護的生態產業、文旅產業發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保護母親河的公益活動。

  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治水土,去隱患。歷史上黃河經常泛濫成災,其根源在于黃土高原上失去了綠水青山,導致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黃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以梯田和淤地壩為核心的攔沙減沙體系,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要繼續加大黃土高原地區退耕還林草力度,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保護和建設林草植被,防風固沙,在黃土高原上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途徑和模式。

  始終落實“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求,建屏障,抓保護。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尤為重要。一是始終堅守生態環保底線性任務。深入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加大水土治理力度,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切實筑牢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實現黃河上游地區共抓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堅決防止生態惡化,把生態底色擦得更綠更亮。二是將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生態建設過程中,應通過移民搬遷、生態補償等辦法讓貧困人口得到新的發展機遇,解決因貧困而導致的開山毀林、竭澤而漁等環境破壞問題。三是形成黃河流域生態補償制度。根據黃河上游地區不同生態地位和功能定位確定相應的補償途徑和模式,實現政府補償與市場補償有機結合,讓黃河源區為黃河中下游提供更多生態產品,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境支撐,形成上游“中華水塔”穩固、中下游生態宜居的生態安全格局。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并非一日之功。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抔水到一條河,只有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茬接著一茬干,才能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日積跬步至千里的韌勁。用擔當作為凝聚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讓黃河流域的貧困群眾徹底擺脫貧困,邁步奔小康。(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