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基本社會服務范圍擴大
黨的十九大規劃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三農”發展指明了方向。準確認識現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起點。恰逢其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發布,為我們客觀把握農業農村基本國情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有利于摸清底數,分類施策,找準短板,精準發力。普查公報顯示,十年來,我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社會服務不斷向鄉村延伸,不僅多數公共品和公共服務已經在鄉村實現了廣覆蓋,而且鄉村道路等公共品和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供給正在提檔升級,這些變化充分表明國家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先實現公共品供給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成效卓著。
鄉鎮多類基本社會服務近乎實現全覆蓋。到2016年末,幾乎所有鄉鎮都建有現代的交通和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其中部分基礎設施正在提檔升級,幾乎所有鄉鎮明顯改善了人居環境,實現了教育保障和學有所教以及醫療保障和病有所醫的目標。到2016年末,幾乎所有鄉鎮都通了公路;建有幼兒園和托兒所的以及小學的鄉鎮占比分別都超過9成6;建成醫療衛生機構幾乎覆蓋全部的鄉鎮。
村村通目標基本實現。2016年末幾乎所有村都建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比10年前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鄉村公路在基本實現村村通的基礎上,村級道路質量顯著提高。10年來,路面質量改善十分明顯,進村公路為水泥路面的占比由2006年末的不足4成上升到2016年末的近8成,提高40多個百分點;村內道路為水泥路面占比由2006年末的不足3成上升到2016年的8成多,提高50多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農村道路安裝了路燈,村內主要道路安裝路燈的村占比由2006年末的約2成上升到2016年末的6成多,提高約40個百分點。農村交通條件改善,農村實現了與外界互聯互通,農民出行更加便捷,這些為鄉村振興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
通過多年的農村電網改造,幾乎所有農村都通上了電。不僅如此,而且越來越多的村還通了天然氣,到2016年末,通天然氣的村占比11.9%。農村能源設施建設,為改善農村能源結構提供了支撐。
通過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地推進了寬帶網絡在農村的廣泛覆蓋。2016年末,通寬帶互聯網的村占比約9成,東部、西部和東北地區農村通寬帶互聯網的村占比都超過9成,即便是西部地區通寬帶互聯網的村占比也近8成。
為了更好地與農村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發展相配套,全國約有1/4村建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其中,東部地區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的村占比約3成,西部地區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的村占比雖然相對較低,但超過2成。
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寬帶網絡在鄉村廣泛覆蓋,促進了鄉村互聯網服務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農村電子商務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繁榮發展。
農村環境整治范圍不斷擴大。到2016年末,有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處理處理的村占比超過7成,其中東部地區超過9成,中部地區月7成,西部地區月6成,而東北地區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處理的村占比僅略高于5成。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處理覆蓋的村在不同區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占比高的超過9成,低的不足6成。盡管如此,相比10年前,2016年末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的村占比提高了近60個百分點,其中東部2和中部都提高了60多個百分點,西部提高了50多個百分點,東北也提高了近40個百分點。到2016年末,全國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廁的村占比超過5成,其中東部地區超過6成,中部和西部地區約5成,東北地區不足3成,相對偏低。相比10年前,2016年末全國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廁的村占比提升了超過30個百分點,其中東部、中部和西部提升超過30個百分點,但東北地區僅提升約10個百分點,相對較慢。
與城市相比,與農民對美好生活期待相比,我國鄉村有些基礎設施和社會基本服務仍然十分薄弱,區域間差距仍然較大,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突出短板。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覆蓋的村還比較少,2016年末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的村占比不足2成,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區約1成,而東北地區不足1成。雖然近年來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等新產業新業態迅猛發展,但開展旅游接待服務的村占比僅有約5%,餐館有營業執照的村占比僅有約30%。寬帶互聯網等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等鄉村基本社會服務在區域間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相對較多的村將作為重中之重,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基本服務供給將會得到重點加強;我國將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家在農村環境整治中將把垃圾、水體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作為主攻方向。在國家一系列舉措作用下,展望未來10年,城鄉一體和相互融合的基礎設施和社會基本服務格局將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地區間基礎設施和社會基本服務差距將基本消除,鄉村更加生態美麗宜居,這些不僅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顯著標志,而且為我國全面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ㄗ髡呦抵袊鐣茖W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