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氤氳著傳統文化粽香的節日
2015-06-22 09:51: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鄧海建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睍r序更迭,端午在即。
千百年來,端午節日與端午文化綿延不絕,既有民俗傳統的豐盈,亦有人文情懷的支撐。端午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而亡,成了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當日不只有粽子,就像春節不只有年夜飯、元宵不只有花燈一樣,法定假日的制度安排,當然不僅是意在“舌尖上的端午”。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首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當年,這一爆炸性新聞刺痛了國人的文化神經。也促使公眾去思考,發軔于中華民族的端午文化,究竟是什么時候、又是怎樣被走丟了的?
“倉稟實而知禮節!苯洕陌l展,要求與之匹配的文化軟實力轉型。有形的歷史文化遺存,每一枚石刻或每一方山水,記載的是人類歲月的流轉、人生的變遷,是人類記憶中最寶貴的物質因子;無形的歷史文化內蘊,每一幀唱念做打與每一道茶盞香燭,承載的民族精神的嬗變、價值的確立,是國家歷史中最核心的精神血脈。遺憾的是,這些年來,伴隨著消費主義與工具理性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從“內核”向“形式”異化,甚至庸俗化為吃文化、商文化。譬如以中國的傳統禮節文化為例,已經分化成兩種“流派”:一是繼承表情達意的簡單傳統,屬于“禮義仁智信”的范疇,是一種美好的交際習俗;二是披著禮節的幌子李代桃僵,將“禮”裝扮成權錢交易的硬通貨,規避權力監督,達成灰色收益,上演熟人規則。感情是假,贖買是真。
于是,守護民族文化基因,則對應兩大任務——承續歷史,忠于初心。
在“互聯網+”時代,端午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元素。今天,我們傳承端午節日,劃劃龍舟、吃吃粽子、佩佩香囊,看似只是古老的儀式,但正是這些千載不變的細節,加固了民族認同和文化認知。在這個節日里,端午二字已成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感的載體,而正是有了這一個又一個符號意義的“根”,中華民族的澎湃精神才化為不竭的筑夢動能。
過好端午,就是讓端午更像端午。不拘泥古意,不喧賓奪主,亦不數典忘祖。從更宏大意義上說,讓更多傳統節日文化回歸本真、回復詩意棲居的姿勢,這是復興后的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2007年,馮驥才先生就曾提醒傳統節日文化淡漠的危害,認為“如果年輕一代對傳統節日不知道、不了解,沒有記憶、沒有感情,預示的是我們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記憶與傳承的中斷”。
民族文化傳承若要拒絕斷層與流失的遺憾,就得從這些細小而宏大的節日開始,懂得找尋“回家”的路徑。也許,只有沉淀過后的端午等傳統節日,才會讓寄寓其間的人性與情感,更歷久彌新、更熨帖人心。
粽香宛轉,端午流長。(鄧海建)
編輯:周陽
關鍵詞:端午;文化認知;文化回歸;流派;形式
2015-06-21 17:39:00
2015-06-21 11:34:00
2015-06-21 09:10:58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