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玉溪4月21日消息 近日,“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以漁凈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基地”在美麗的杞麓湖畔掛牌成立。基地的成立將有力助推杞麓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漁業生產相協調的大水面生態漁業綠色發展道路。

云南“以漁凈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基地落戶杞麓湖(央廣網發 夏夢蕓供圖)

“以漁凈水”生態修復項目,通過人工放養鰱、鳙等濾食性魚類,消耗水體中藻類,從而進行水質治理。項目實施10年來,累計向杞麓湖投放鰱、鳙魚苗一千多萬尾,浮游生物組成趨于良性平衡,水華現象常年處于可控狀態,土著魚類杞麓鯉、大頭鯉種群數量逐年上升,鳥類數量從十年前的2種增加到現在的34種。

云南“以漁凈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基地落戶杞麓湖(央廣網發 夏夢蕓供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君興介紹:“在這個項目實施之前,杞麓湖藍藻暴發是非常嚴重的,因為這個湖泊本來就是一個老年型湖泊,水比較淺,湖盆周圍有大量的農耕社會體系存在,這樣的話大量的氮磷就會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從我們的監測數據來看,這個項目實施之后,藻類數量大幅下降,其他生物的多樣性大幅上升,水質也已經從劣Ⅴ類水回到Ⅴ類水,正在往Ⅳ類的水方向走,所以說成效還是相當顯著的!

“以漁凈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基地”成立后,將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發揮項目大水面以漁凈水、以漁保水、以漁控藻功能,為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提供示范。

云南“以漁凈水”生態修復工程示范基地落戶杞麓湖(央廣網發 夏夢蕓供圖)

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孔德平表示,自然水域的捕撈業應當定位為湖泊保護的一種模式,在什么時間捕、捕什么魚、捕多少、在哪里捕,應當完全服從、服務于湖泊保護。通過杞麓湖凈水漁業的摸索,以及凈水漁業技術體系的實踐,如果真正達到了水環境的改善、生物多樣性的提升,那么這樣的模式就可以在其他類似的自然水域推廣。

基地將進一步探索高原湖泊漁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推動杞麓湖及周邊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漁業生產相協調,大水面生態漁業與休閑觀光齊頭并進的綠色發展道路。

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范偉說:“我們產學研聯合,要構建湖泊氮磷輸入輸出的平衡,爭取把杞麓湖水質穩定在Ⅳ類或者Ⅲ類水水平,再進一步發展休閑漁業,使這里成為九湖治理的一個樣板。”(記者李健飛 李勁松 玉溪臺記者 夏夢蕓 漆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