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8月28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南宣) 8月28日,劉少軍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廣州南沙水產種業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該站是廣州市第一個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
近幾年廣州南沙區一直在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廣州市南沙漁業產業園、南沙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這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以重點項目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
“廣州一直是我國水產科學科研前沿陣地。在此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企業創新中心,定能達到雙贏局面,進一步提升廣東乃至全國漁業院士創新能力!鞭r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江開勇在致辭中表示。
作為我國著名的魚類遺傳育種專家,劉少軍院士帶領團隊攻克了種間生殖隔離難關,創建了一批源于遠緣雜交的四倍體和二倍體魚可育品系,為我國水產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廣州市誠一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是廣東省最大的養殖場,6800畝的養殖面積每年可產草魚1.5萬噸,產值約2億多元。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看來,劉少軍院士工作站與誠一公司的聯手,是學界和業界強強的聯合,對完善我國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體系,推動我國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優質蛋白持續高效供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認為,院士專家工作站、種業創新中心落戶珠三角腹地、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廣州南沙意義非凡,有助于進一步匯聚技術和人才優勢,為水產種業整體升級注入強勁動力,同時將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對進一步推廣良種良法、培育技術人才有顯著作用。
在水產種業南沙峰會中,多名院士齊聚一堂,共商水產種業研究成果與應用。麥康森院士作了《中國水產動物營養研究與飼料工業四十年》的主題報告,他提到,中國水產養殖已經發展至集約農業,而水產動物營養研究與飼料工業進入注重質量、安全、規模的階段。劉少軍院士以《魚類遠緣雜交研究及應用》為題作報告,梳理了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狀況、魚類遠緣雜交理論和技術及應用,介紹了天然(遠緣雜交)與人工雌核發育魚類區別,以及良種良養在實際漁業生產中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胡煒、汪亞平,青島農業大學教授聶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白俊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樊啟學,中山大學教授張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張殿昌等知名學者應邀出席峰會并做主題報告。
廣州市南沙區委副書記徐永表示,本次活動是南沙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將為推動南沙“三區一中心”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集加工、流通、儲藏、物流為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物流樞紐正在加速建設中。這個總投資超過23.2億元的超級物流樞紐將可實現從大宗產品直接到消費者端產品的集成轉化,通過1小時的城配服務,便可直接到達90%的大灣區消費者手中。
據介紹,未來2—3年,南沙都市現代農業將迎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構建起以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化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現代農產品加工物流中心組成的服務生產、生活、生態的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南沙正在為構建擁有強勁國際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漁業產業體系貢獻南沙經驗,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奠定農業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