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鐵骨柔情、身懷絕技的“護理軍團”
他們在患者無助絕望時帶來心靈撫慰
在危重癥患者救治的關鍵時刻
祭出護理“硬核”招數屢闖難關
  “救回來了!”
  2月13日下午1時,中山一院支援武漢醫療隊朱慶棠教授、成守珍主任、羅益鋒副主任醫師、李智英護士長等專家組成的醫護團隊正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進行聯合查房。一名新冠危重癥患者突然發生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直線下降,危在旦夕!
  “馬上搶救!”中山一院馳援武漢醫療隊黨總支書記、護理部主任成守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立即和其他專家組織插管搶救。
△團隊成功為患者氣管插管和胃管插管(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然而,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是最危險的操作,操作中患者隨時可能噴射出大量含有病毒的氣溶膠,醫務人員一不留神就會被感染。
  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紛紛爭著把最危險留給自己!澳銈兌紕e爭了,還是我來做吧!”成守珍堅定地說。
  在護士衛政登、唐宇君等人協助下,氣管插管、深靜脈管穿刺一氣呵成,還給病人放置了胃管,患者生命通道最終被打通。
  “救回來了!”看著患者血氧飽和度快速回升,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大家松了口氣。
  奶奶投來感激目光
  72歲的王奶奶是一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由于營養和自身條件差,四肢皮下組織松弛,外周靜脈穿刺十分困難。
  “輸不上液,治療和營養就跟不上,王奶奶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中山一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員鄭瑩護士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醫護團隊反復商量,最終決定為王奶奶實施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留置術。
△開展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留置手術(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這是一項新的護理技術,此前武漢協和西院沒有開展的先例。該技術通過在病人的手臂上放置一根留置性的靜脈中等長度導管建立起輸液治療的通道,同時也避免了反復穿刺血管的痛苦。
  但是王奶奶一開始很抵觸,“因為她的手臂實在太疼了。”負責置管的龍英華護士長說。覺察到王奶奶的情緒變化,她和姚典業護士對王奶奶耐心安撫,仔細講解置管的好處,終于讓她放下心中疑慮。
  龍英華和姚典業在超聲引導下快速確認了靜脈導管到達血管的位置,精準鎖定導管,王奶奶順利輸上了液,她那原本痛苦的臉終于舒展開來,對護士們投來了贊許和感激的目光。
  此時,兩位護士的衣服卻已經完全濕透了。
△龍英華與姚典業的衣服都濕透了(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為重患建立生命通道
  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隔離病房里,另一位高齡重型新冠肺炎男性患者正靠一根插入肺部的氣管連接呼吸機維持著生命,醫生已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他的血管情況非常差,藥物如果使用外周靜脈留置針注入很容易造成外滲致組織壞死,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還會增加患者痛苦!敝猩揭辉褐г錆h醫療隊員楊云英護士長說,醫護團隊綜合評估后,決定為患者行PICC置管。
  PICC置管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是利用導管從外周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導管直接到達位于心臟上方的上腔靜脈,避免化療藥物與手臂靜脈的直接接觸。
  2月25日下午,楊云英在團隊配合下,通過B超引導成功將一根長達30多厘米的導管置入患者血管內,整個過程30分鐘不到就順利完成了。
△醫療隊員成功實施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這是中山一院護理團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首次開展PICC置管,置管可以保留長達一年左右時間。“相當于給患者建立了一條長期的靜脈給藥通道,能夠有效保護他的上肢靜脈!睏钤朴⒄f。這項技術解決了危重患者靜脈治療的難題。
  “前線有困難,后方來解決!”
  為新冠肺炎患者吸痰,是醫療隊護理工作的“家常便飯”,然而,這一操作極易引起患者咳嗽或咳痰,患者噴濺的飛沫和痰液又增加了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得知醫療隊面臨這一難題,中山一院心血管醫學部護理創新小組立即進行了一番頭腦風暴!昂尾桓牧家恍┢骶,利用簡易可得的材料為他們解決問題?”心血管醫學部嚴鳳嬌護長靈光一現,很快,護理創新小組就地取材,對單向閥門N95口罩進行了改造。
  護理人員將口罩的閥門內外均剪出了兩個僅能容納吸痰管的小口,然后將口罩向外翻轉,用口罩原本的外側面蓋住患者口鼻。這一巧妙改造不僅能實現患者的順利吸痰,而且有效阻擋了患者咳嗽時排出的氣溶膠,大大降低了護理人員的感染風險。
  實驗成功后,護理小組立即錄下口罩改造的操作視頻,將這項小發明分享給一線隊員!扒熬有困難,后方來解決!”嚴鳳嬌護長表示,醫院后方的護理團隊是援助湖北隊員的堅強后盾,“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們隨時待命,共同抗疫!
△嚴鳳嬌護長對單向閥門N95口罩進行改造(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越是關鍵時刻,越能考驗我們團隊護理技能是否過硬。”成守珍在給護士們培訓時總結道。
  這支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護理軍團”,正在用過人膽識、硬核技術創造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據悉,在中山一院支援武漢150名醫療隊員中,護理人員有111名,占總人數的74%,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的僅23歲。(記者鄭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