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碎石鋪設整平船下水(央廣網發 通訊員岳路建 攝)
央廣網廣州4月9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岳路建)9日,記者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由國內自主研發、目前世界最大的自升平臺式碎石鋪設整平船“津平2”,在上海振華重工南通制造基地順利下水,投產后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海底隧道基礎施工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3個月后,“津平2”將航行超過1750公里,漂洋過海至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建設現場,開展沉管基槽碎石整平施工,為今年底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安放奠定重要基礎,標志著項目建設有了實質性進展。
八個月專注打造國之重器
世界最大碎石鋪設整平船下水(央廣網發 通訊員岳路建 攝)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里,其中沉管段長約5.035公里,將由32節深埋在伶仃洋海底40多米深基槽內的沉管組成。“在海底隧道施工過程中,基槽碎石整平是沉管基礎質量控制重要環節之一,因此碎石整平船也是沉管隧道質量控制的重要保障設備!鄙钪型ǖ拦芾碇行母笨偣こ處熇钸M告訴記者。據了解,自升平臺式碎石鋪設整平船“津平2”是專為深中通道項目研發的專用作業船舶,長98.7米,寬63.3米,其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負責鋪設深中通道水深10-35m范圍內所有沉管管節的碎石墊層,該船具有石料拋投和高精度整平作業能力,是集定位測量、水下拋石、淺水整平、質量檢測功能于一體大型多功能專用裝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海施工船舶,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先鋪法碎石基床整平船。
自去年7月正式開工以來,經過8個月的奮戰實現整船下水,并將再用約3個月時間完成后期舾裝、設備調試,預計今年7月抵達深中通道現場進行調試。
自主研發系統破解建設難題
世界最大碎石鋪設整平船下水(央廣網發 通訊員岳路建 攝)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具有“超寬、變寬、深埋、回淤量大、區域地層穩定性差”五大技術難點,其中臺風期最大回淤強度超過5厘米/天,沉管沉放及沉降控制難度大!斑@意味著,從開挖基槽、碎石整平到完成沉管浮運沉放,僅有13天,若在這期間不能完成沉管安放,則基槽的回淤將讓所有環節重來,失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高昂的成本!崩钸M表示。
“‘津平2’的施工管理系統由國內自主研發,實現了整套系統國產化!痹摯O造組技術負責人王明亮介紹,施工管理系統相當于船舶的“大腦”,擔任施工作業的“總指揮”,發出指令,協調各方同時運行。據了解,曾用于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建設的碎石整平船‘津平1’,所采用的施工管理系統由日本建造。在此基礎上,造船團隊吸取經驗,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津平2”在所有鋪設施工作業環節實現了全自動化控制、一體化管理,在性能、規格各個方面實現全面超越,多項性能位居國際領先水平,將有效提升深中通道隧道沉管安裝的工效和質量。
深中通道計劃今年底實現首個管節沉放
世界最大碎石鋪設整平船下水(央廣網發 通訊員岳路建 攝)
今年初,《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向世界描繪了比肩國際一流灣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偉藍圖和美好前景,吸引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目光。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深中通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基礎設施重要工程,在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等超級工程成功建設的經驗基礎上,在質量、安全、進度管理等方面有著更高標準和要求。為將其建造成為更高品質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進入開工建設的第三年,建設者將開始直面諸多首次遇到的世界級挑戰。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陳偉樂表示:“我們把今年定為深中通道建設的工程品質提升年,我們將以智能制造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抓實抓緊工程管理,投入使用自主研發的核心裝備,完成智能車間改造,不斷提高施工生產質量,全力打造深中品質樣板工程,推進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交通強國建設。”
目前,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已經全線展開,伶仃洋大橋東錨碇已完成圍堰筑島及回填;島隧工程方面,西人工島順利完成筑島,島上隧道敞開段開始施工,東人工島堰筑段隧道圍堰工程及成島施工已展開,沉管隧道預計今年完成E1、E2管節鋼殼制造和澆筑。按照計劃,依托深中通道工程研制的另一個核心裝備、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計劃下半年進行聯調聯試,為首節沉管安放進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