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濮鳴鋒)夏末8月,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無人船公開賽”今天在東海之濱的上海臨港拉開了帷幕。世界機器人大賽秘書長李洋、解放軍江陰基地司令員簡仕龍少將、臨港管委會經貿辦副主任李甲及相關的賽事支持單位、協辦單位領導出席本次活動。
本次無人船公開賽作為目前中國第一個無人船領域的官方賽事,得到了國家交運部、國家海洋局、地方政府及無人船行業的支持和指導。賽事為期兩天,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7支參賽隊伍,共12艘智能無人船參賽,參賽船只全部可以實現自主巡航、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執行特定任務。
本次參賽的隊伍有:上海大學隊、上海海事大學隊、中山大學隊、海南大學隊、安徽科微智能隊、上海荷福隊、北斗天匯隊等。上海大學經過多年的研發,先后開發了“精海”系列無人船,多次深入南極、南沙等地執行科考任務,執行偵察、勘測等多種任務,為國家的海洋勘探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上海海事大學多年從事無人船領域研究,研發的“海騰”號遠洋工作無人船也是目前中國最大噸位的水面無人駕駛科考設備。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年從事各型號無人船的研發和制造工作,目前已擁有全系列多用途的無人船產品,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在業界擁有廣泛的知名度。其它賽隊的參賽船只也各具特點,并已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比賽共分4個項目,包括Z字巡航、折返巡航、自主避障及目標識別。Z字巡航項目要求參賽船只以一列預先布置好的浮標為基準,依次繞過浮標并按照規則完成直角轉彎動作,此項目主要針對軍用、警用無人船在執行特殊任務時需要做出的連續規避的技術要求,同時也針對產業需求,測試無人船在規定區域內按照既定航線巡航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折返巡航項目要求參賽船只以兩列預先布置好的浮標為基準,進行勻速、平穩的折返曲線航行,此項目主要準對遠洋科考、勘探、測繪的需要,考察無人船執行區域參測掃描任務的準確性、可靠性。自主避障項目要求無人船只穿過預先布置好的浮標群,做到自主識別、規避障礙物,此項目考察的是無人船的自主識別和反應能力。目標識別項目要求無人船在返航時識別碼頭前方預先布置的形狀標記,將船?康街付擞浀奈恢茫隧椖恐饕己藷o人船的自主識別能力和判斷能力,為將來運用到軍事、反恐、緝私、巡邏、海事等特殊領域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除比賽之外,此次還將舉辦“智能領航、共創未來”無人船專題論壇,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9位專家學者暢談無人船技術、研發、產業話題,進一步促進中國無人船領域的產學研融合與發展。作為我國首次舉辦的無人船領域專業賽事,本次比賽集聚了國內無人船領域的專家學者、集結了國內技術領先的企業和高校、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對我國發展無人船領域的創新創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上海臨港作為此次賽事的舉辦地,正在積極打造智能制造核心戰略,向科創中心建設的主體承載區大步邁進。其中,產業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根據臨港地區推進科創中心主體承載區行動方案,未來3年,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領域,臨港地區將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重點培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先導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海洋裝備、智能汽車三大支柱產業,積極拓展軟件服務等四大新興產業,形成“2+3+4”的產業體系。
無人船產業是海洋智能裝備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臨港在發展海洋產業經濟中重點打造的核心產業鏈之一。臨港的海洋高新產業化園區,在無人船產業領域已吸引了多家企業落戶,包括勞雷工業、磐劍海洋、析易船舶、星與海等。賽事的舉辦也將助力臨港無人船領域產、學、研、用的有機融合,圍繞產業共性平臺、試點示范、重點產品研制等方面共同探討和交流。目前,無人船主要的發展方向包括,動力定位航行、遠距離無線數據通信、無人駕駛的自動路線規劃、智能控制及集成應用系統等領域。在實際運用上,提供水質自動采樣、環境應急監測、水利水文測量、水下地形地貌測繪、海上油井平臺巡測、海洋資源探測及軍事防務等多種應用。
中國無人船技術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 與國際先進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但隨著國家海洋權益戰略地位的逐步提升,政府已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 助力海洋技術的研發和產業落地, 無人船領域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黃金發展期。在中國各科研院所加大了對無人船技術的研發力度,部分優秀無人船企業正在崛起。第一屆(中國)無人船公開賽的舉辦,給國內的無人船技術研究應用以及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的平臺,對推動無人船智能化轉型升級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