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非遺版”春節假期,消費市場年味濃、人氣足、消費旺,迎來亮眼的“開門紅”。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擁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去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我們今年迎來首個“非遺版”春節。

大年初一單日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雙雙創紀錄,在線餐飲平臺年夜飯搜索量和預訂量大幅增長,在線旅游平臺除夕夜游景點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100%……首個“非遺版”春節假期,文旅市場正釋放出旺盛消費活力。

今年春節檔電影的科技含量已是next level

2025年春節檔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據網絡平臺數據顯示,1月30日10時43分,2025年度總觀影人次破億!

今年春節檔共有六部國產新片集中上映,包括《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蛟龍行動》《熊出沒·重啟未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節檔特效大片非常多,可以說是歷年春節檔“特效量”最高,代表著中國電影產業最好的制作水平。6部影片中有5部均涵蓋IMAX、CINITY、中國巨幕、杜比影院四種特效廳制式,讓觀眾有更多選擇。

“非遺”唱主角,外國游客成中國游最強“嘴替”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專題調研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城鄉居民出游意愿52.9%,同比增長3.8%。1月以來,全國城市旅游熱度同比增長3.0%,其中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等地為熱度最高的城市。

今年春節假期,中外游客的流動呈現出“雙向奔赴”的態勢。一方面,不少國人選擇“反向”出國過節,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外國人來華沉浸式體驗中國年。春節首日入境游主要客源國家依次為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外國游客來華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03%,“燈會”“京劇”“川劇變臉”等傳統文化項目門票訂單量大幅增長。

在江蘇南京,名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秦淮燈會璀璨亮燈,升騰的年味、民俗味撲面而來;在安徽歙縣瞻淇村,“游”過800年歷史的魚燈在當地“村晚”亮相,非遺瞻淇魚燈通過直播被更多人看見;在廣東汕頭潮陽區,融匯戲劇、舞蹈、武術等多種元素于一體的英歌再次舞動,氣勢澎湃,韻味十足……新春到來,各地迎新氛圍儀式滿滿,“非遺”唱主角,年味更醇厚。

安徽歙縣,瞻淇魚燈表演

多地景區現“人從眾”場面

大年初一,全國各地景區已經開始出現“人從眾”場面,部分景區近幾天的門票都已售罄。

初一早上8時許,廣州長隆門外就已經開始排隊,據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表示,還沒到開門時間,門口已排起長隊。

杭州的西湖、斷橋等,也已經“人人人”了!

而上海外灘、南京路從除夕夜就開始客流不斷。

多地景區緊急公告:限流、門票售罄

故宮博物院初一到初七的門票全部約滿售罄。

江西三清山景區發布公告,景區在正月初二至初四(1月30日至2月1日)三天實施預約限流等管控措施。

消費市場迎來亮眼的“開門紅”

電影院內人頭攢動,熱門場次一票難求;冰雪游、海島游成為假期出游“頂流”,熱度持續攀升;從傳統年貨到新潮禮品,線上線下銷售兩旺,消費者“買買買”熱情高漲……首個“非遺版”春節假期,消費市場年味濃、人氣足、消費旺,迎來亮眼的“開門紅”。作為傳統消費旺季,今年首個“非遺版”春節更添新意。非遺與現代消費融合,如“非遺大集”“非遺潮玩”等活動,深受游客尤其是年輕人喜愛,既豐富了節慶文化,又能夠激發市場創新,進一步促進經濟多元發展。新年伊始,正如2025年春節檔電影的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近幾天,春節檔電影相關話題輪番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

還有不少網友選擇在假期出行,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你春節假期有什么安排?

來源:央廣網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中新經緯、齊魯晚報、網友評論等

評論員:馮方 秦川

編輯:楊璇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