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曹宇)“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在6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等就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易地扶貧搬遷等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曹宇 攝)
何立峰:易地扶貧搬遷要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而易地扶貧搬遷卻是脫貧攻堅中的一塊“硬骨頭”,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2015年11月,黨中央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2014年底,國家還有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7017萬人,其中包括約1000萬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央決定,對這部分貧困群眾在自愿的基礎上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包括集中安置和插花式分散安置。
對于易地扶貧搬遷這塊“硬骨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表示,采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組織實施。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明確了“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理念,力求聚集政策合力,通過搬遷來實現這批群眾的脫貧。
何立峰表示,搬遷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何立峰說,“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是按照比小康還要高的標準,而是按照脫貧的標準,滿足搬遷群眾基本住房需要,所以規定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這是基本標準!
另外,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居住的其他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戶,如果自愿搬遷,也可以共享政府在集中安置區建設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享受這一優惠政策。
何立峰認為,用5年的時間對約1000萬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這在中國歷史上、在中國扶貧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實施如此規模、如此艱巨的偉大工程。
張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久久為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發展最不平衡的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不充分的是鄉村發展不充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睆堄抡f。
張勇認為,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區分重點,循序漸進加以推進。張勇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未來五年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希望能把重要任務進一步細化實化,明確實施步驟,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開好局、起好頭。
張勇表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來區別不同類型加以推進;要建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要強化人才支撐,同時要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還要加大資金投入,使鄉村振興能夠有一個“人、財、物”的保障。
張勇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需要久久為功,我們將一步一步來做,扎扎實實把《規劃》編制好、實施好,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按照中央要求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