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遼寧海城市人民政府與華大集團聯合舉辦的“北緯40度 海城質造”華大萬物南果梨菌肥示范基地啟動儀式圓滿落幕。本次活動標志著海城南果梨產業(yè)正式邁入“科技+生態(tài)”雙輪驅動的新發(fā)展階段,為這一百年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升級、品牌國際化及“世界南果梨之都”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百年傳承:南果梨的歷史文化底蘊

南果梨,被譽為“梨中皇后”,是海城市獨有的地理標志產品,其栽培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年間。其果肉細膩、入口即化,兼具“梨香、酒香、蜜香”的獨特風味,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海城農業(yè)文化的“金色名片”。目前,海城南果梨種植面積超28萬畝,常年產量30萬噸,年產值近15億元,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yè),更是未來打造“世界南果梨之都”的核心基石。

黃金緯度:北緯40度的自然饋贈

海城市地處北緯40度全球水果黃金種植帶,這一區(qū)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顯著,為南果梨的糖分積累與風味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春季梨花盛放時,充足的光合作用促進果實發(fā)育;秋季晝夜溫差則鎖住果實的甘甜,成就了南果梨“皮薄肉厚、汁水豐盈”的卓越品質。華大集團技術專家表示:“北緯40度的氣候與土壤條件,是海城南果梨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走向世界舞臺的天然通行證。”

地質稟賦:獨特資源鑄就“風味密碼”

海城地處遼東半島腹地,坐擁“山水林田礦”交織的立體生態(tài)格局。這里的地質構造歷經億萬年演變,形成了以鎂元素為核心的天然礦物富集帶,疊加季風氣候與丘陵地貌的協同作用,孕育出全球罕見的南果梨適生區(qū)。

研究表明,海城土壤中鎂、鈣、鉀等礦物質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梨產區(qū),尤其是鎂元素通過自然風化持續(xù)釋放,成為果樹生長的“隱形引擎”——鎂不僅提升葉片光合效能,促進糖分與芳香物質合成,更與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獨特共生體系,賦予南果梨“甜中帶鮮、香而不膩”的味覺層次。當地果農世代相傳的種植智慧,正是基于對這種“礦物-生態(tài)-風味”關系的深刻認知。

未來展望:錨定“世界南果梨之都”,科技引領產業(yè)升級

此次啟動的菌肥示范基地,是海城市與華大集團戰(zhàn)略合作的重要項目,更是邁向“世界南果梨之都”的關鍵一步。華大將依托基因測序、微生物組學等前沿技術,研發(fā)定制化菌肥配方,實現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與品質提升的全程綠色管理,并建立全球首個南果梨品質標準數據庫。項目計劃三年內推廣至全市各南果梨產區(qū),同時,海城將同步推進國際品牌認證、跨境電商合作及全球品鑒活動,加速南果梨“出海”步伐。

未來,海城市委、市政府將以“世界南果梨之都”為戰(zhàn)略目標,推動產業(yè)向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全面升級。通過科技賦能、資源整合與全球營銷,讓“北緯40度 海城質造”從中國地理標志躍升為世界級農產品標桿,為鄉(xiāng)村振興與農業(yè)強國建設貢獻海城力量。(海城市委宣傳部)

編輯:莊濱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