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暖,遼寧省沈陽法庫縣的田間地頭,開始呈現出一片忙碌景象,春耕備耕工作有序推進,農資銷售供不應求,設施農業棚區陸續生產,為新一年的“菜籃子”工程奏響了春季序曲。

農機農資“糧草”足,下好春耕“先手棋”

記者在法庫縣依牛堡子鎮雨田谷物種植家庭農場看到,春耕機械正在“列陣”等待檢修,確保以最佳狀態迎接春耕。在庫房區,工人們對豆種精心挑選,將顆粒不飽滿、色澤不佳的豆子一一挑出,每一顆被選中的豆種,都承載著豐收的希望。

雨田谷物種植家庭農場備耕工作全面展開(法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雨田谷物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崔興震介紹:“2025年我們流轉了近8000畝土地,其中5000畝準備種植黃豆,3000畝種植玉米,目前豆種和肥料已經全部到位,四月中旬可以開始播種。”

今年以來,法庫縣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提前謀劃部署,在農資儲備、技術指導、市場監管等多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協調農資供應企業,加大化肥、農藥、種子等物資的儲備和調運力度,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在孟家鎮東崗子村的沈陽志合農機公司,工人們正在裝車,把農機銷往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地區。生產車間里的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各式農機具,尤其是省時、省力、自動化、智能化的機械設備,已經成為引領科技種植的新潮流。

法庫縣農資經營戶郭艷俠已經從事農資銷售20余年,她介紹:“立春后,法庫的種子、化肥等農資銷售就進入了旺季,每天前來咨詢技術、購買種子、化肥的農民絡繹不絕。我們備貨非常充足,不僅化肥增加了新品,種子也引進了抗旱耐澇的品種。”

棚間果蔬成熟時,奏響田間“豐收曲”

走進法庫縣秀水河子鎮千畝設施農業產業園,一幅現代農業的生動圖景已經徐徐展開。在益興農業的連棟溫室里滿園的藍莓樹郁郁蔥蔥,藍紫色的果實星星點點,陽光下閃耀著誘人的光澤。果農們穿梭在其中,忙碌地采摘著成熟的藍莓。

技術員周建新輕點手機,控制著智能溫控和水肥一體化系統。他說:“這是我們自主選育的‘寒地香妃’藍莓,依靠基質栽培技術,配合精準的環境調控,甜度能穩定保持在13%以上。”

秀水河子鎮藍莓鮮果初步采摘(法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隔壁的番茄大棚中,新品種“鐵皮柿子”已經可以采摘,前來打卡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當下正值3月上市旺季,每日采摘量可達280多斤。

周建新說:“我們采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等綠色高效技術,成功讓番茄畝產突破萬斤,預售訂單早已覆蓋省內各大高端商超。”

市民打卡秀水河子鎮“鐵皮柿子”棚區(法庫縣委宣傳部供圖)

秀水河子鎮人民政府鎮長張少佰表示:“秀水河子鎮積極推行‘智慧春耕’,目前,已投資824萬元建設了27棟新型日光溫室,新型日光溫室全部采用全鋼架無立柱結構,覆蓋高保溫EVA薄膜,運用雙層保溫技術,對聯動風機進行節能優化。同時,依據土壤數據以及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科學設置水肥一體化系統參數,精準把控灌溉量與營養液配比,實現節水20%至40%。未來,我們還計劃融合風力發電和雨水回收技術,全力打造零碳智能溫室。”

隨著機械春犁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往來轟鳴,法庫縣農業現代化的巨輪正在穩步前行。接下來,法庫縣將以農時為令,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服務保障,全力打好農業生產“第一仗”,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法庫縣委宣傳部)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