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之惑:我欲乘風攬明月 奈何現實長阻絕
2014-08-18 07:52:00 來源:新華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很恐懼、很急躁,畢業后的一年時間里,我腦子一直很混亂,天天在找路。每天早上醒來,腦子里都會有無數想法,想干這個,也想干那個,感覺現實和理想差距很大!23歲的李夏慧說。她去年才從廣東星海音樂學院本科畢業。
眼下,隨著越來越多的“90后”步入職場,不同于習慣“從一而終”的父母輩,他們對工作滿意度普遍不高,頻繁跳槽不再是新鮮事。如何彌合理性與現實的鴻溝成為這些職場新人心中難解之惑。
廣州、深圳、北京、家鄉漯河;客戶經理、音樂培訓師、公關專員,一年之內,“裸辭”的李夏慧到過4個城市,做過3份工作,還考過公務員和教師資格證。
“蹦跶到這里,看看不行,再蹦跶到那里。”李夏慧說,“我的工作一定要是自己特別熱愛的,否則會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自己這么多年接受的教育!
2012年被稱為“90后入職元年”。據調查,從2012年開始,每年有近700萬“90后”大學生走出校園。
在外界看來,這些“職場新鮮人”一方面強調個性獨立,敢于創新,為職場注入新鮮活力;另一方面,他們拒絕按部就班,易于沖動,抗壓能力有限。
一家招聘網站曾對38000名中國“90后”進行的職場心態調查顯示,57%的受訪者憧憬個性化工作氛圍,43%擇業看重薪酬,38%找工作以興趣愛好為主,僅有9%認為應該找一份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幫助的工作。
因此,為了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尋找“心動感覺”,并認為“下一個會更好”,不少職場“90后”選擇剛工作不久就跳槽至下一份工作。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廣州民生銀行做了兩個月客戶經理之后,李夏慧果斷辭職,“每天都心累,剛開始只覺得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很不錯,但沒想到會這么無聊!
她開始向身邊長輩們求教,每聽到一個奮斗故事都會“熱血沸騰”,但冷靜下來還是對自己想要什么一無所知。她開始帶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到各大城市尋夢,但結果只是“從漂來漂去到漂不下去”。
不過,勇于嘗試、不怕失敗,也是這些出生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時代的“90后”所具有的普遍特性。
“我的年齡告訴我,自己可以試水很多行業!24歲的施科昇告訴記者,他擺過地攤,賣過海鮮,涉獵過影視制作,還與別人合伙開過公司。在這個“90后”大男孩看來,年輕就是“試錯”的資本。
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教師孫大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是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可以了解到許多可選擇的人生路徑,年輕人追求自我價值是好事,但選項太多也容易導致“眼高手低”,“理想主義沒問題,最怕理想不切實際”。
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5月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顯示,今年畢業生的起薪僅為去年的60%,平均月薪為2000元-2500元。
并不理想的就業形勢給一腔熱血的“90后”職場新人們潑了盆冷水,也讓一些“心氣有點兒高”的年輕人更快認清現實。
今年5月,在北京尋夢未得的李夏慧回到河南漯河參與一場音樂節的籌備。緊張的工作節奏、復雜的人際關系、繁瑣的工作任務,讓她徹底“清醒”。
作為新人,李夏慧業務生疏,剛去時幾乎天天犯錯、天天挨罵,“誰受過這種委屈,我從小也是被人夸著長大的,想哭也得忍著!倍缃,她可以對記者笑稱自己“挨罵功力一流”。
“以前總想找到各方面都滿意的工作,后來發現這只是自己癡心妄想。”李夏慧說,她已端正心態,下一步要好好積累經驗、人脈,最重要是充實自己。
專家建議,年輕人樹立理想要基于自己實力和行業現狀兩種現實。此外,要想盡快融入職場,得到更多鍛煉機會,“90后”職場新人要有謙虛謹慎、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才能在現實磨礪中不斷走向成熟。(趙楊 譚喆)“
編輯:安紅麗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