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學期,上海高校將出現大學生講師,即大學生給大學生講思政課,用專業實踐、鮮活事跡和生動故事,感染、影響、教育身邊的同學。26日,上海理工大學“新時代·中國說”首屆大學生講師選拔賽決賽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來自該校15個學院的18支團隊通過競講選拔,來角逐上理工大學生講師的席位。
上理工教務處處長朱堅民介紹說,讓大學生給大學生講思政課,是學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的舉措之一,全體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可自愿組團參賽,立足自身專業背景,講述所學專業所在領域的發展動向和自身專業為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所能帶來的貢獻。
“如何去除溫室氣體?如何改變能源體系?如何對未來存在的資源與經濟體系進行預測,以及對未知的污染進行預防?作為一名環境人,我們要了解環境污染的成因,要依托專業對環境污染進行修復!爆F場,來自上理工環境與建筑學院的陳吉悅正在講述自己守護綠水青山的初心。
在大學生講師選拔賽的講臺上,選手們有的從專業價值出發,挖掘出專業的美;有的從專業發展出發,繪制出專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演變歷程;有的則從專業貢獻出發,展現出專業給這個時代帶來的偉大成就。上理工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學典表示:“‘新時代·中國說’首屆大學生講師選拔賽既能讓學生參與進來,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祖國、熱愛專業并主動傳播,也能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了解專業的發展前景,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積極性,建設良好學風,同時搭建平臺,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在比賽的準備階段,思政教師、專業教師、輔導員共同對學生團隊進行指導和輔導。參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團隊指導的思政教師王素雷表示,這不僅是思政教育的一次重要創新,也是“三全育人”的有效探索,為思政理論課教師、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實現全員育人搭建了優質平臺。
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學生思路不清晰,老師給予專業指導;表現形式不豐富,找老師共同商議。一遍遍構思主題、一次次解讀專業、一場場地去傳播新時代專業未來的使命與貢獻。
上理工理學院“數字背后的‘制繪中國’”學生團隊回憶到:“在與指導老師探討中,我們把寫好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從收集、構思,到試講、配合,能夠感受到專業里的價值與意義,體悟作為大學生的責任和使命!
據悉,選拔賽自12月5日啟動以來,得到了上理工學生的積極響應,通過線上線下推廣,學生知曉度90%以上,有2000余名學生參與報名,最終來自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環境與建筑學院、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5支團隊從中脫穎而出,獲得大學生講師席位。
“今年,我們上海理工大學進入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行列,是學校邁向建設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的重要發展機遇。”上理工校長丁曉東談到,“今天參加選拔賽的每一支團隊,每一個上理學子,都用實際行動參與到學校的改革創新中,都用專業學習延續、見證、推進上理工和自己的成就與未來。他們發出的是上理的聲音,是新時代青年的聲音!
記者了解到,校方還計劃邀請上海市高校和長三角高校組織聯賽,進一步推廣這一創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記者 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