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歲孩子學編程,傳奇故事里有多少誤解和執念
近日,在上海大學舉行的一場面向孩童的教育機器人比賽上,千余名小選手同臺競技,其中學齡前兒童達100人,最小的選手只有4歲。不少孩子甚至字還沒認識幾個,就已經開始學習編程。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很多官方的賽事和升學掛鉤,隨著各大賽事日漸增多,其中一些比賽成績還能加分,認定科技特長生。教育機器人比賽已成為當下“熱門賽事”。而學齡前兒童的“編程”培訓也已經成為熱門,編程教育正呈現出低齡化的現象。(3月16日《新聞晨報》)
四歲孩子學“編程”?對于這一消息,不少圍觀者表示驚掉下巴,而正經“碼農”更多只是呵呵一笑。在后者看來,某些培訓機構和媒體將此類課程冠之以“編程”之名,未免太煞有介事了。時下風行一時的所謂學齡前兒童編程課,在專業人士看來,儼然更像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意,自然當不得真。然而,很無奈的是,家長們卻偏偏很信這一套,懷揣著望子成龍的美好心愿,在此事上也是你爭我搶,絲毫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落后半步。
事實上,如今學齡前兒童所學的“編程”,更多應該算作一種游戲。其日常教學的主要內容,大致包括機械拆搭和積木式編程兩個部分,前者主要是動手訓練,后者本質上則可視作某種電子游戲……凡此種種,都不是什么高深的學問,更不是什么復雜的技術?梢哉f,如今熱炒的兒童編程培訓,和人們通常理解的編程寫代碼完全是兩回事。所以,我們實在大可不必幻想這些孩子已經是IT精英的好苗子,當然也不必擔心他們會小小年紀就被摧殘成滄桑的碼農。
值得警惕的是,在培訓機構一番天花亂墜的營銷攻勢之下,所謂兒童編程課已經有被“神化”的趨勢。比如說,提高兒童智商、開啟計算機思維云云。諸如此類的廣告措辭,在客觀上已經構成了對家長的消費誤導。許多人聽之信之,不惜花重金讓子女參加此類課程,還真以為學到了多么高大上的東西。其實,非但是低齡化的編程教育,幾乎所有的市場化學齡前培訓項目,都多多少少存在著過度宣傳、“夸大功效”的傾向。到最后,這些課程幾乎都被玩成了玄學。
按理說,讓孩子多接觸各種新鮮事物,學點編程的知識并沒有任何不妥。但是,一些中國式家長,就是能夠將這些寓教于樂的事情,變得功利化、庸俗化。當他們指望著通過學編程、參加機器人比賽讓孩子刷成績賺加分,幻想著著自己正在花錢培養下一個扎克伯格式的少年天才時,這之后一切就變得沉重而滑稽了。也許,有必要再一次說明的是,兒童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充滿偶然性的不確定性過程,家長們的一廂情愿與一腔熱情,很多時候注定只是事與愿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