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澳門12月23日消息(記者佟亞濤 王晶)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二十年前的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貧w20年,是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成效初顯。在旅游業的帶動下,曾經被稱為“夕陽產業”的手信業如今飛速發展。

  

  在游客最為集中的官也街,兩側分布著眾多手信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佟亞濤 攝)

  手信,也就是人們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信手捎來,所以稱為“手信”。手信店,是澳門最常見的店鋪之一;眾多手信店鋪聚集而成的“手信街”也是游客最密集的區域。

  以賣杏仁餅起家的咀香園手信店,如今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招牌炭燒杏仁餅、豬肉干、花生糖等澳門傳統小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

  咀香園餅家總經理黃若禮告訴記者,1935年,在漁船云集的澳門內港碼頭,他的祖父開設了第一間咀香園餅家,專做餅類零售。不過那時基本上只有周末開門做生意,平時幾乎沒什么顧客,最困難時很多同行都關店停業。直到回歸前,很多人都認為手信業是“夕陽產業”!爱敃r很多人都認為澳門手信產業是‘夕陽產業’。我們的發展就是靠星期五晚上至星期日晚上,星期一到星期四是很冷清的!

  

  黃若禮接受記者專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轉機發生在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治安大為改善。2003年內地開放居民赴澳個人游,澳門旅游業飛速發展。內地游客成為前來購物的主力,超過七成顧客來自內地。咀香園的分店也遍布澳門各處。

  黃若禮說,從一家店發展到兩家店用了60多年,但在回歸后的短短20年里,他們已經拓展了14家分店。店鋪生意也從“寒暑兩旺”變成“四季興隆”!盎貧w以前,最重要就是過年和寒暑假。回歸以后,尤其是2003年內地開放居民赴澳個人行以后,差不多每天都有很多客人!

  

  記者體驗炭燒杏仁餅制作過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內地游客前來,尋找的是澳門味道。而澳門味道也在跟隨消費潮流,在保持傳統風味口感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地區游客的口味作出調整。“消費者在不斷改變口味,以前可能都喜歡比較甜,現在慢慢注重健康,我們的甜度也調整了不少。”黃若禮說。

  

  手信包裝印有各種澳門元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韓靖 攝)

  可以說,澳門手信業的復蘇,得益于澳門旅游業的發展。手信也成為宣傳推廣澳門旅游業的重要載體。如今走在澳門的大街小巷、機場碼頭,總能看到游客手里拎著一袋手信——包裝袋上印著大三巴等各種澳門元素。

  “你看我們的包裝上都是澳門名勝,比如大三巴、媽閣、大炮臺等,是澳門有代表性的標志。我們也希望傳播澳門相關標志、推廣澳門旅游,為澳門旅游發展出一份力!秉S若禮表示。

  如今,這些“可以帶走的味道”成了澳門新的城市名片,黃若禮也計劃在明年新開3家門店。他說:“我們對澳門的前景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澳門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穩定,我們就會有理想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