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張茜)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非法集資一直是金融領域里的一顆毒瘤。昨天(23日)下午,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了最高法、商務部、央行等11個部委,對非法集資聯合“出拳”。
在昨天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介紹,近年來,雖然非法集資案件繼續“雙降”,但是總體的形勢依然嚴峻。
據統計,2017年全國新發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超過5000起,涉案金額達到1795.5億元,同比都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1月至3月,新發非法集資案件1037起,涉案金額2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6.5%和42.3%。雖然涉及非法集資的案件一直呈下降趨勢,但是楊玉柱說,案件總量仍然在高位運行,參與集資人數持續上升,跨省案件持續多發,涉及多個省份乃至全國的重特大案件仍時有發生,總體形勢依然嚴峻。當前,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件幾乎遍布所有行業,呈現“遍地開花”的特點,投融資類中介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房地產、農業等重點行業案件持續高發。
目前,非法集資波及到的領域逐漸廣泛。在昨天的會議上,公安部、商務部、央行等分別梳理列舉了各不相同的非法集資形式。例如借貸理財、私募股權、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等新興領域,已經逐步成為非法集資犯罪的重災區。而且,非法集資還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涉案地區從東部向中西部擴散,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蔓延。
央行條法司副司長龔雁說,自2016年4月以來,央行牽頭開展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積極穩妥化解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龔雁表示,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形式存在專業化趨勢明顯、非法集資新型方式層出不窮、線上宣傳和線下推廣相結合與“多頭在外”躲避監管打擊等特點。隨著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主要領域的風險得到有效識別和管控,但新型業務不斷冒頭。一些不法分子以代幣發行融資(ICO)、各類虛擬貨幣等“互聯網金融創新”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噱頭更為新穎、隱蔽性更強。
面對這些紛繁復雜的非法集資形式,各部門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記者了解到,今年,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28個組成部門將加大力度,強化責任落實,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同時,將推動《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盡快出臺,妥善化解風險,加強監測預警,加大舉報獎勵制度宣傳和實施力度,遏制非法集資通過互聯網擴散蔓延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