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經濟評論:不把網民權益當回事 網絡安全早晚出大事
2016-06-25 09:22:00 來源:央廣網
經濟之聲評論員 陳愛海
眼下,移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全國網民幾乎“人人有網”。隨之而來的是手機病毒、虛假WiFi、偽基站、釣魚網站等網絡詐騙,讓人不堪其擾。今天,網絡詐騙已經從“撒網式詐騙”向“精準型詐騙”升級——也就是,以前是見到人就想騙,騙到一個是一個;現在則是先分析你是哪一類人,怎么騙你成功概率更大。騙子手里有的是辦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網絡詐騙的危害有多嚴重?中國互聯網協會發表的報告估算,過去一年,我國網民權益被侵犯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人均達到133元。133塊錢似乎不是個大數目,但是6.88億網民,合起來就是915億元,聽起來很可怕。
根據這份報告,騷擾電話是網民最反感的騷擾源,要給你貸款的、買房的、邀請參加各種活動的、推銷投資項目的,冒充銀行、電視臺、公安、法院、社保局,冒充親朋好友的,什么都有;另外,微信、短信、郵件、電腦廣告彈窗和APP推送,都是常見的騷擾源。這些騷擾源,可不是為了騷擾而騷擾,都是沖著網民錢包來的。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戰略的實施,網絡風險和威脅也進入到關系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借助互聯網手段的各種騙術層出不窮,網絡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形勢十分嚴峻。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該給網絡安全支個什么招?其實不用支招,局外人也支不了太多的招。實際上,互聯網公司一定有辦法或者一定能想到辦法去防騙,只不過不去做、不去想而已;監管部門也一定有辦法或能想出辦法去監管,只不過沒有“真監管”、不想“真監管”而已。說白了,就是沒把網民權益真正當回事!有一個數字很能說明問題:我國信息安全投入占IT投入比重只有1%-2%,而北美和歐洲企業達到8%-14%。經濟快速發展,互聯網快速壯大,但是安全技術上還有巨大的空白。
網絡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人均133元的經濟損失,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更深層次看,網絡亂象愈演愈烈,很可能會導致人們對網絡的信任喪失、信心崩潰,甚至可能會引發嚴重社會問題。本周舉行的互聯網大會提出了“繁榮網絡經濟,建設網絡強國”的主題。這樣的理念大家都懂,口頭上也都很重視,但現實情況卻是,各種問題不但得不到解決,而且花樣翻新,越來越多。有一個比喻很形象:互聯網的發展就像一輛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的、沒有剎車系統的跑車,速度越快,就越有可能釀成慘烈的車禍。不把網民權益當回事,網絡安全早晚出大事。繁榮網絡經濟,建設網絡強國,迫切需要更加重視網絡安全立法、加強網絡安全監管、加大網絡安全投入,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編輯:李岸
關鍵詞:網民;權益;網絡安全;網絡詐騙
眼下,我國信息泄露的問題日益嚴重,幾乎只要用手機,只要上網,就都可能成為受害者。目前,我國仍舊沒有全面、系統、專門的法律體系,來堵上個人信息泄露的缺口,導致了大量的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2016-06-24 13:13:00
中國互聯網協會昨天發布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這份報告顯示出我國網民權益保護的緊迫性。數據顯示:網民權益被侵犯造成的經濟損失達915億元,人均133元,其中,9%的網民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
2016-06-24 09:05:00
6月7日,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縣委宣傳部發布《關于“成縣衛生計生局官方微博”引發網絡輿情的情況說明》(下稱“情況說明”),就此前成縣衛計局官方微博與網民“掐架”一事作出回應。
2016-06-08 14:00:32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