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購物太坑人 有多少“透支”可以重來?
2016-11-10 10:56: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經濟之聲評論員 馬尚田
要說瘋狂購物。我今天看到聽友留言,這老兄參與一場瘋狂購物之后,后悔了。他說,“坑死人了,我為什么要買這么多可有可無的東西浪費錢?”
在他的購物清單當中,我看到了菜刀。我就笑了。是的,這群不理智的購物群體也被稱為“剁手黨”。
今年,剁手黨又要集結。我看到工商總局、各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都頻頻出來表態,工商總局最新約談十五家大型購物網站,你們要規范經營,不得先漲價后打折啊,也不得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各地消保委則不厭其煩地提醒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比如上海市消保委提醒,血拼須理性:一要合理計劃、二要提前咨詢、三要注重售后,可謂苦口婆心,細致入微。
為什么?工商總局和消保委都提到一個共同點,簡而言之,就是坑太多。說按照往年經驗,就是在雙11之后的7到15天之內是消費投訴的高峰期。這些投訴主要涉及天貓、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投訴商品以服裝、家用電器、家居用品等居多。相關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中國消費者網絡消費洞察報告與網購指南》,揭露了網購中的六大陷阱和四大誤區。
這么一看,這個所謂購物狂歡節,原來布滿陷阱,如果稍不注意,那可不就“坑死人”了嘛。
那么現在我們就要分析一下,這些消費,這些瘋狂購物背后到底是一個什么心理?
在我看來,主要有這么四種心理:一種是實用性心理,第二是沖動性心理,第三種,就是炫耀性心理;第四種,是補償性心理。
實用性心理。屬于滿足剛需進行的購買,這種是最理性的消費。平時看好了某樣東西,在打折的時候購買。但有些人,為了買一個便宜的東西,本為了省下八十塊錢,結果呢,又看到很多東西挺實惠,也買了。可有可無、可用可不用的消費,實則是浪費。
沖動性心理。商家特別善于營造情境引發消費者沖動消費。有些商家的廣告,一個雙11,會制造渲染幾十個娛樂歡快的場景,刺激消費者的自制力釋放。結果,很多人一激動,買了,買得越快越后悔,買得越多越后悔。所以說,沖動是魔鬼啊。就像剛才那老兄,回頭后悔了,哎呀,我為什么要買這么多可有可無的東西浪費錢?
再說炫耀性心理。這個,常表現為對于奢侈品的購買上。他們覺得這個東西買了之后可以抬高身價,獲得更多談資,增加優越感。有人為買一個LV包,吃仨月泡面,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嘛。
還有一種消費,屬于補償性心理。很多人覺得,自己總是缺一些東西,通過購買,以這種物質的滿足,來獲取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年人愛買保健品,總上當,據說人都買,好,我也買。他買的不是保健品,實則就是安全感。有人也把這個稱作窮人心理,總覺得缺點什么。這個心理機制,有一個類似現象可以比照,就是在物質貧乏年代出生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出現肥胖。
以上四種消費心理,都可能造成透支消費。最簡單的,雙11大型購物網站動輒賣上幾百億,雙12則乏善可陳,不是一個量級。原因之一,就是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這種透支,還包括造成財務透支,很多人是借貸消費;更有甚者,通過不良網貸去消費,比如大學生裸貸,更不可理喻。這透支的,還有個人的聲譽。很多沒底線的商家,則在這樣一場清庫存大戰中透支了信任,節后那么多消費維權訴訟的發生,商家豈能不信譽掃地?
有一回,星云大師來到美國。同行的人看到美國東西很便宜,瘋狂購物。有人說,大師你不買一點嗎?星云大師說,我什么也不缺,我就不買了。
這句話,很有深意啊。這個世界,看似物質極大豐富,很不幸,東西再多,也趕不上內心物欲的增長。不是東西擁有的太少,而是生命的匱乏感太強了。
這時候,我要再次提倡極簡生活,斷舍離的意義也正在這里,“斷”,不買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沒用的東西,“離”,脫離對物品的迷戀。其實,東西不是越便宜越好,物品不是越多越好。少就是多,正是富足狀態、品質生活的要義所在。
是時候,看破商家制造的物欲幻象,輕裝前行了。
編輯:昌朋淼
關鍵詞:購物;透支
近日,有網友發布一段視頻,稱自己在云南旅游被導游強制要求購買玉石,自己沒買就被趕出去淋大雨。視頻中,大巴車前排一位導游模樣的年輕男子說:“中國沒有純玩團,你不要說我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不管你多牛,這是在云南。”
2016-09-21 16:51:00
近日,有網友發布一段視頻,稱自己在云南旅游被導游強制要求購買玉石,自己沒買就被趕出去淋大雨!薄 ♂槍τ慰头从车囊驗椴毁徫锉粚в魏蜕痰昀习遐s出商店淋雨一個小時的情況,該負責人稱,沒有接到小張關于這件事的投訴。
2016-09-21 09:49:00
日前,國家旅游局將《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合并修訂為《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條例草案對不合理低價游、強制購物等問題作出了相應規定,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16-08-16 15:1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