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萬科是地產公司的“龍頭”。它的動向引人注目。今天上午,萬科舉辦2016年業績發布會。萬科董秘朱旭指出,去年中國的城鎮化比例是56%,預計2050年可以達到75%的水平,這說明還有將近20個點的成長空間。今后十年,中國城市還將新增1.7億城鎮人口,將帶來龐大的居住及配套需求,但絕大部分將集中在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達的城市圈,這些地方住房短缺的情況短期內不會消失。
雖然發達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前景樂觀,但萬科也對房價表明了審慎的態度。昨天萬科在年報中附上了一封“致股東信”。表示2016年10月,國家對部分熱點城市出臺針對性的調控政策,萬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欣慰,這一次調控是及時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讓過熱的市場適度降溫,對穩健經營、有志于長期發展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萬科還表示,由于部分城市房價、地價持續調整,公司基于審慎的財務策略,已經對12個城市的13個項目計提了“跌價準備”。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南充、湛江等三、四線城市。由于這些城市今年房價還可能下跌。萬科在去年底為存貨跌價準備為13.8億元現金,比2015 年底增長 82%。
萬科認為,在主要城市房屋市場再度升溫的同時,土地市場的表現更為激進,“面粉貴過面包”不再是個案,而已經成了普遍現象。這足以令開發企業進退維谷,陷入焦慮之中。買高價地,意味著承擔未來的經營風險;不買,則可能現在就被擠出市場。對于中國房地產企業而言,如何面對2016年的市場繁榮,并非一個輕松的話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對此做出分析與評論。
楊紅旭:“萬科是中國樓市的龍頭企業,其城市布局廣泛,涵蓋了一、二、三線,中、東、西部,所以,它的業績變化包含其企業觀點,值得行業內的人士參考。
首先,萬科關于城鎮化率的推進,包含人口的分布上,我認為基本上是靠譜的。因為中國的城鎮化率是56%,發達國家一般會達到70%左右步入平穩階段。目前,我國還有15到20個百分點達到平穩水平,我認為可能10年到15年基本上會進入平穩階段。那么,人口的分布是有規律的,當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達到30%以上,其主要反映是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變,向城市集聚;當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其人口的流動是從農村流向中小城市,同時還有中小城市人口流向大城市的趨勢。所以,目前中國的格局是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向大都市、城市群以及都市圈集聚的速度會進一步加速。
其次,萬科在公告中也提出了對12個城市作出房價下跌的‘準備’,這反映出中國的樓市目前區域差異非常嚴重。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房價經歷了一輪暴漲,目前國家正在‘潑水救火’;另一方面,三、四線的政策方針是去庫存,讓農民工進城,推進城鎮化,很多地方的樓市依然平穩。由此看來,中國樓市的分化特別嚴重。
再者,萬科公告中對于調控也有自己的觀點和認知。其一,萬科的表態說明其對于政府的政策表示歡迎,基本與政府政策保持一致,這反映出萬科作為龍頭企業,比較尊重政府抑制房價過熱的政策。其二,萬科在全國很多城市布局,一貫的方式是理性穩健,它不會像個別企業一樣瘋搶‘地王’,有時候很激進。萬科一直是平穩發展的,會順著房地產的周期性波動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這樣的話,它必須要跟政府為友,尊重政策,跟著政策的方向去變化。目前國家在抑制樓市過熱,部分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在這些地區,萬科的拿地策略已開始趨于理性和謹慎,這都反映在從萬科的年報當中。我們通過萬科的視角可以看到整個中國樓市的一些特征和現狀!
經濟之聲:對于最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和辦公樓管理的公告,其中個人在購買商業類項目時也受到限制,而且不能申請商業銀行貸款,您對此如何評價?
楊紅旭:“這個政策對于商辦類的管制特別嚴,我認為其苗頭源于去年年底上海開始整治商辦類的項目,因為商住房項目很多都是違規的,為什么違規?商住房的土地用地性質是商業或辦公,甚至廠房工業用地,年限一般是40年或50年;而住宅用地就是居住用地,其用地年限是70年;二者的功能、設施是不一樣的,比如住宅煤電氣都有,但商辦類是不允許通煤氣的。另外,住宅用地分割不需要小面積分割,因為住宅套間是有衛生間的,但商辦類不允許有很多衛生間,還有消防功能方面的要求。還有,商辦類商住房不能落戶,也不可以上對口學校,同時,商住房契稅高,它有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在進行交易時還有較高的所得稅等,這都是區別。
那么,北京的限購特別嚴厲,基本上想把房子賣出去,只能賣給單位不能賣給個人,對個人也可以賣,但是要求很嚴,比如說在北京要同時具備沒有房子、沒有買過住宅和商住房、連續五年的繳納社保等條件。所以,商住房的需求大幅萎縮,我估計商住房的價格會出現短中期的下跌。北京跟其他城市不一樣,其商住房在過去幾年建的很多,去年賣了4萬多套的商住房,這對于北京商住房大規模市場來講,壓力是很大的,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震蕩式下跌,我估計到明年,部分商住房價格會跌30%左右。至于其他城市,我認為北京出臺這樣嚴厲的政策之后,其他大城市應該會有所跟進,但力度可能沒北京這么嚴。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管是住宅、商住還是商辦,都能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過去,相關地方部門可能監管不是很嚴,甚至個別地區的某些官員跟開發商有所謂的一些‘內幕交易’,那么,從現在開始,商住房、商辦類領域就應好好治理整頓,使行業真正能夠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
經濟之聲:您認為在這么嚴厲的調控下,北京市的房價是否會開始調整?
楊紅旭:“北京的房價此輪大漲主要從去年春節后開始,對于這波上漲,我認為直接違背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精神。在經歷‘3·17’新政、限制學區房、打擊中介以及限制離婚等一系列政策后,我認為北京樓市成交量會很快出現大幅萎縮,房價在未來兩三個月會高位盤整,下半年估計要跌一點,因為政策太嚴而導致需求面大幅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