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眾籌平臺這個春節并不好過。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有28家眾籌平臺倒閉。最近倒閉、下線的多為一些中小型平臺,而從去年年中開始,一些平臺的項目融資就已經停滯,業務沒有進展,還有的網站雖然能打開但數據已經沒有繼續更新。
“眾籌”一詞,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由發起人、跟投人、平臺構成。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征,是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一年,經歷了前期野蠻生長的眾籌行業風險和潛在問題不斷凸顯。比如影視眾籌,像王寶強《大鬧天竺》這個眾籌項目就被曝出資金無法兌付;比如紅極一時的汽車眾籌,瘋狂增長后多家網站爆雷;再如一些股權眾籌由于沒有良好的投后管理模式,欺詐項目頻繁出現;還有一些互助公益類眾籌打著慈善的幌子籌錢……走過最初的狂熱與繁榮,行業已進入了冷卻期,今年將是眾籌行業的大洗牌年。
隨著眾籌項目風險和潛在問題不斷凸顯,眾籌模式也逐漸冷卻,眾籌家的數據顯示,眾籌投資者數量在最近半年內驟減七成。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黃震:“第一,眾籌平臺沒有完整的制度設計,法律政策也不相配套,所以探索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并且風險也很大。很多眾籌平臺都容易走偏,一不小心就落入非法集資的嫌疑之中,或者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第二,2016年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行動加快了互聯網金融領域中風險的爆發,所以到年底,有很多投資人要收回自己的投資資金,這個時候風險更容易顯現出來。第三,由于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三期疊加的新常態當中,民間投資的信心不足,這也會對眾籌造成很大的影響。第四,現在很多投資人持幣觀望的理念進一步加深,所以到年底,眾籌平臺加速倒閉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大。
首先在早期還沒有規范的情況下,由于門檻過低或者監管還未介入,眾籌行業出現了一窩蜂而上的情況,從而導致同業機構良莠不齊,從業的人員沒有資質要求,所以這一行業本身也是先天不足的。第二,在這個行業中,大量的投資人是缺乏金融常識的,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所謂的高收益的誘惑。一旦出現風險,他們就急著要求提現,甚至要求剛兌等,所以這個行業是建立在一個在沙灘上的,它沒有持續發展的后勁。第三,目前該行業沒有很好的融資項目,所以這些平臺要想持續運營也是很困難的。第四,在目前法律不完備的情況下,很多平臺自身也沒有從業務本身出發去建章立制,探索一套內部合規的管理方法。目前眾籌最大的風險還是源于我們國家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法律制度環境,也沒有支撐眾籌的規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規。
第一,針對存量的平臺和現有的業務,我們應該加強研究和觀測,特別是建立起一套眾籌行業的觀測評價機制。通過2016年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摸底、排查,我們基本上了解了情況,也掌握了風險的狀況,但是這項工作應該形成一個持續性的檢測、調研以及數據管理的機制。
第二,眾籌行業應該分成不同類型、不同業態和不同模式,我們對其應予以區分對待,鼓勵合規、優質的平臺發揮它們的引領示范作用,從而形成一種基層探路、典型試點的方式,最終找到規范的模型、標準和方式。不能一棍子全部把這些平臺全部都徹底都給取締。第三,如果沒有合適的眾籌項目,眾籌平臺再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我們國家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同時,要真正支持創新創業,給予這些創新創業的項目一個風險的評價機制和控制機制,不能讓眾籌平臺承擔所有的風險。特別是要為這些創新創業者做好相關的減負、減稅以及減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