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普遍增持黃金 為爭奪全球貨幣話語權做準備
2013-12-26 16:04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導讀】德國央行從美法運回37噸黃金,今后將加大運回力度。
央廣網財經北京12月2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該行計劃在2020年前從法國和美國運回700噸黃金(約合270億歐元),今年已經從紐約和巴黎運回了近37噸(約合11億歐元),今后每年運回數量將增加。分析人士稱,德國的做法可能得到很多國家的效仿,因為難以預測美聯儲將來退出量化寬松(QE)會帶來多大影響。
有評論認為這是一個信號和跡象,美元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信任度大大降低。美聯儲逐漸退出QE會對全球經濟有什么影響,這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而黃金是惟一能夠對此進行平抑和對沖的工具,所以德國央行是在未雨綢繆。黃金還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嗎?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認為,黃金的功能跟黃金的價格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價格更多的是一個人為因素,而黃金的功能卻是始終不變的。只要黃金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貨幣商品存在,或者說只要我們大部分人包括央行認同黃金的支付功能和貨幣功能的話,黃金的價值就一直存在,它跟價格的漲跌其實沒有太直接的關系。
事實上,德國并不是第一個將黃金運回的國家。委內瑞拉自2011年就開始為國家經濟獨立作部署。前總統查韋斯在位時就簽署總統令,將國內金礦收歸國有,并將儲存在國外的211噸黃金陸續運回國內。截至2012年1月,查韋斯已經運回了160噸黃金。而中國和印度這兩大黃金消費大國也在大力囤積實物黃金。在劉新濤看來,各國政府增持黃金儲備的行為應該是長期的。這會對未來金價的走勢產生怎樣的影響?
付鵬表示,普遍來說,央行的購金行為跟黃金價格其實也沒有太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央行買賣黃金其實跟賺不賺錢沒有必然的關系,更多的是出于自身金融戰略的大格局考慮。
付鵬指出,現在各國央行普遍增持黃金,跟全球貨幣權之間的爭議可能有比較大的關系,因為美元時代已經走了這么多年,未來貨幣體系會不會發生比較重大的變化,比如說美元會不會從全球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上退下來,這實際上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背后,是無論任何一種貨幣或者一種超主權貨幣的出現,它的背后必須有強大的信用作為支持。黃金作為一種特殊的信用儲備,它實際上是各國央行為將來未雨綢繆的一個必選商品,F在各國央行這么拼命,第一是增持黃金,第二是把海外這部分儲藏的黃金拖回去,其實都是為了未來可能發生的貨幣體系的重大變數做準備。
編輯:楊雁霞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