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唐明 實習記者周婉瑤)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餓了么完成對百度外賣的收購,讓原本三足鼎立的外賣市場變成了兩雄相爭。然而在變化莫測的商戰背后,無數的塑料餐盒、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外賣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又一次抬頭,外賣垃圾泛濫現象日趨嚴重。
據艾媒咨詢統計,2016年中國在線訂餐用戶規模為2.56億人,按照每人每天訂購一份外賣計算,每天將有2.56億份外賣被送往用戶手中,這意味著至少分別產生2.56億個餐盒和塑料袋,使用過后,每個被廢棄的塑料餐盒和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幾百年。
一位外賣送餐員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送十幾單,每單最少兩個餐盒,如果有面那面和湯會分開。而且消費者現在都比較注重衛生,都是用這種餐盒。
很多消費者都表示,用完餐基本上都扔了,并沒有關注是否會造成白色污染的問題。
記者向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大外賣平臺了解情況,兩家公司表示不接受采訪。一位外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外賣包裝都由商家自己負責,平臺并不免費提供。另外有業內人士表示,有的平臺只是嚴禁商戶直接使用塑料袋盛裝食品,但對于包裝的材質沒有要求。
一位店鋪老板告訴記者,以前也想到用紙質包裝,但客戶嫌不夠結實而且也不好攜帶。
白色垃圾圍城的不只中國。2017年初,世界經濟論壇《新塑料經濟學》報告稱,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塑料的使用增加了二十倍,預計在未來20年將再增加一倍。一份來自2015年的報告顯示,每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
對于這些被扔進自然界里的塑料來說,要完全降解,至少要470年。更不幸的是,科學家已在魚類的小腸中,發現了“塑料微!。據美國權威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的一份調查報告,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魚類市場中,四分之一魚類的小腸中含有塑料粒子。我們隨手扔掉的塑料,在經過一系列循環后,又擺上了我們的餐桌。
目前市場上外賣餐盒材質多為PP5也就是聚丙烯,因為具有無毒害、耐高溫、重量較輕等優勢,所以被外賣打包廣泛使用。然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許多塑料餐盒質地很薄,不好再生,回收市場對這類塑料需求并不大。
此前曾有專家建議外賣使用紙質餐盒,但中國環境保護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西方許多國家用的是紙質餐具,但中餐烹飪方式因為多油和湯,所以并不適用。
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程會強表示,目前一些紙質餐盒在工藝上已經有了提高,可以滿足中餐。
程會強說:“兩個基礎路線,一個是以紙代塑,這個紙不是一般的紙,而是經過特殊加工的,如秸稈。第二是變成可降解的塑料,加入可降解的淀粉或是添加劑等。這些都是解決快餐盒的替代措施,但根本是包裝業的可循環利用的包裝。之所以現在還沒有全面替代,主要的原因還是成本,F在秸稈做的東西取材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現在還沒有達到全面替代的程度。”
但也有專家認為,玉米秸稈餐盒制作過程中還得添加其它不可降解的材料,雖然有環保的作用,但作用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大,并且成本高昂,推廣也有問題。
一位垃圾回收企業負責人表示,希望國家可以給垃圾回收企業一些補貼,對這方面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解降化、資源化的處理,刺激回收的積極性。
程會強認為,解決外賣垃圾圍城的問題不應該完全靠政府補貼,平臺、商家、消費者都應該為此買單。
好在一些平臺開始行動起來了。據報道,2017年4月,餓了么推出新一代環保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正在全國范圍陸續推廣。而美團外賣也在今年6月聯合中國烹飪協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數十家餐飲外賣品牌共同發起“綠色外賣行業公約”,號召“行業綠色發展,顧客綠色消費,共創綠色生活”。
另一方面也有商家推出可循環利用的餐具,用完餐后再上門收取,但外送費相比普通餐盒要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