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宣稱,一個月內可以為微信公眾號增加5萬粉絲,多名苦于公號粉絲增加量太少的網民如獲至寶。不料匯款1900元后,導師卻只教授最基礎的公眾號運營知識,折騰幾個月對增加粉絲毫無幫助。自稱已經離職的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花錢買粉絲就是想不勞而獲,肯定沒有好結果!短焯315》本期聚焦:花錢給微信公眾號買“粉絲”,陷入騙局該怪誰?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想要成功的運營微信公眾號,賺取廣告費的話,“粉絲”的數量是關鍵。為了掌握增長“粉絲”的技巧,很多人選擇在網絡上報名課程,甚至有的想直接花錢買“粉絲”。但花錢買“粉絲”這件事是否合法?一旦上當受騙了,消費者的權益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在微信公眾號里,有一個“流量主”的功能可以將公眾號內指定位置分享給廣告主作廣告展示,公眾號的運營者可以按月獲得收入。但是,要求公眾號的“粉絲”量要達到5000名。
濟南的大學生小劉在學習之余就運營著一個微信公眾號,但是他一直苦惱于粉絲增長的太慢。于是,他開始在網上搜索可以快速增長“粉絲”的經驗和方法,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擁有8萬名粉絲的女孩寫的帖子,上面有QQ號聯系方式,小劉立即如獲至寶。
小劉介紹:“之前運營過一段時間公眾號,一天頂多漲個一兩個,要開通‘流量主’需要5000粉絲,差了很多,于是就去網上找了一些教程等,無意中就看到一片貼子,內容大概是一個女生有很多粉絲,賺錢也挺快,每個月大概能賺一萬多塊錢,而且上邊留了她的QQ號,我就加了!
在和這個女孩聊天的過程中,小劉得知,8萬粉絲是花錢“買”來的。這個“成功”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還向小劉推薦了一個平臺,說只要交錢就能和她擁有一樣多的粉絲,并且這個平臺現在在做優惠促銷活動,原價3800元的課程,現在只要1800元就可以了。小劉登錄了一個叫壹然網絡的平臺,在線的“導師”告訴他,只要交了錢就可以讓擁有好幾萬粉絲的老學員幫他做互推,不出一個月,小劉就可以擁有5萬名粉絲了。
小劉說:“我搜了一下,原價寫的是3980,活動價是1800塊錢。當時想著錢不是很多,就想試一下。先前加QQ的那個人,她有一天在QQ找我,說那個活動馬上要結束了,如果想做就趕快報上,不然就要漲價漲到3980元,到時花的錢就會很多,我覺得這也是個挺好的機會!
有經驗的消費者這時候肯定替小劉捏一把汗,這樣草率地交了錢,能行嗎?沒錯,小劉的錢的確打了水漂。交錢之后,小劉開始上課,但和他們的廣告宣傳天壤之別。小劉說,“導師”教他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方法,簡直就像教一個大學生一加一等于二這么簡單,對增長粉絲數量毫無幫助。
小劉說:“導師交的東西特別基礎,接觸過眾號運營的人應該都知道。剛開始是定位的問題,我之前是做情感類的,讓我連發六天,每天發圖文消息,他也不會去看內容的好壞。發完六天之后給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加100個500人以上的QQ群。他讓我拉一個所謂的機器人,叫小樂。我去搜了一下,發現一個投訴的,放了幾張截圖,其中有一張是他找出的一個QQ號,也叫小樂,和導師讓我拉的那個機器人同名。我當時就記下了這個QQ號,回來之后一看,QQ號和我拉的那個機器人的一模一樣,我就覺得不對勁了。”
一個多月過去了,小劉的粉絲量根本沒有明顯增長,他感覺自己是被騙了。后來他了解到,如果完成了導師完成的任務,后面還要交錢,做“活動”才能增加粉絲。
小劉稱:“他們宣傳的時候是說,交錢之后就會讓老學員互推,一個月之內給推到5萬。我現在交了快一個月了,一點粉絲都沒增長。聽他們說是做到第五段任務之后還交錢,因為第五段任務特別難,就是想讓你自己放棄。他們有做完第五段任務的,之后粉絲也沒有增長,告訴他們要參加一個活動,還要交錢,交5000到10000不等,然后再去做活動!
小劉告訴記者,他當時打錢給這個壹然網絡平臺的時候,對方的賬戶顯示“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要求下,對方給他郵寄了收款憑證,落款確是“鄭州暗夜精靈科技有限公司”。當時的導師告訴他,這是公司在工商所做了名稱變更,沒有什么影響。除了這張收款單之外,沒有任何書面的協議或者合同。和小劉有相同經歷的網友非常多。
比如,一位蘇州的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有一個QQ群,里面幾百名網友都有過因為想增加微信公眾號粉絲,給“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匯款的經歷,有的花了三萬元,有的花了一萬元,六七千的也很多。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很多人選擇報警,但還沒有結果。據楊先生說,這家公司開設了多大二十多個網站,全都打著可以幫微信公眾號增加粉絲的廣告,由導師指導學員運營公眾號,但對粉絲增長毫無效果。
究竟是誰在運營這些網站,這個“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又是誰,他們對此會做出怎樣的解釋?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記者找到了一位叫王偉的“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他說自己已經離職兩年,公安人員的確找到過他,但他已經解釋清楚了。
王偉說:“不要把這個東西想得太簡單,如果給了錢就想不勞而獲,那肯定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像上大學一樣,看你進來的目的是干嘛,是學習的還是說就是為了不勞而獲的。”
對于學員交的錢,他的說法是,想花錢買粉絲,最終什么也獲得不了!澳阋еW習的態度,不要抱著花錢買粉絲的態度,花錢買粉絲終究獲得不了什么東西,即便買來了粉絲,你也學不會方法!
關于這個案例涉及的相關問題,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以及北京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蘆云做出了分析點評。
經濟之聲:運營微信公眾號,花錢買“粉絲”靠譜嗎?
胡鋼:“所謂的買粉絲,這種做法本身在我們生活實踐中是不存在的。如果那些人是真的網友,你通過這種買的方式,無論是合法的還是不合法的,強行讓他關注進來,那么作為網友的反映,首先他本能會反感,如果和他的志趣、審美標準大相徑庭的話,那種反感會進一步加深,乃至會立即刪除;那么你這種買來的或者不正當獲取的關注,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從這種角度來說,我不建議任何運營公眾號或者其他所謂創造內容的網絡用戶們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所謂的關注!
經濟之聲:從法律的角度上來分析的話,如果花錢買粉絲上當受騙了,算不算是正當權益被損害呢?
蘆云:“首先從法律上來講,北京市曾經在2011年發布過一個《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它雖然是一個地方性的文件,但是明確規定了這種開展微博、客服的網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不得制造虛假的微博客用戶。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地方性法規雖然是在北京范圍內執行的,但是對于花錢買粉絲這件事,實際上是一個具體的態度,所以從定性上來講,這是違反我們國家地方性法規的行為。
第二,粉絲這個東西本身是有一些個人對于博主或者博客的一種認同,你如果是花錢購買的話,就已經失去一個真實的意義。
第三,現在很多人比較追求粉絲的數量而忽略了粉絲的質量,就會導致出現了一種‘產業’。它實際上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廣大的消費者和微博、微信的用戶要引起警惕。
一旦出現了糾紛,我們要對這個事情有一個判斷,它到底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如果是在合法范圍內的服務,就要看這個服務的內容跟宣傳是不是相符,這里邊是不是存在虛假宣傳或者故意引導的問題。如果說這個行為本身或者說這個運營者本身進行的宣傳或者是服務是違反我們國家法律法規,或者是禁止性規定的,那么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違法違規的行為!
經濟之聲:根據消費者的描述,這個“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開設的網站很多。在網站上,打著一個月增加5萬粉絲的廣告。但交了錢之后,卻只有導師來做很普通的培訓。這個公司的前員工,還反過來教育消費者,不要想著花錢買粉絲。現在看來,這是不是一個騙局?
胡鋼:“以前確實碰到過這樣的案例,不僅僅是在電子商務領域,還有在其他的領域,投資者也好,消費者也好,一開始覺得自己是受騙了,然后經對方一解釋一提醒,覺得自己是因為蠢而上當受騙,而且早就應該看出來,還覺得對方提醒的特別對。我覺得這樣的經營者真夠狠的,不僅讓對方出了錢,還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很蠢,然后還打消了他們向不法經營者進一步主張權利的意識,這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返回到本案而言,我覺得是不是一開始的所謂廣告宣傳就造成了消費者的誤認,以為說花一些錢就能漲多少粉絲,或者什么情況。
第二點,實際上他提供的是一種所謂的網絡營銷服務,或者說是培訓服務。在這種背景下,消費者在支付了錢款的情況下,至少應該簽訂一紙合同,這樣的話雙方能夠明確有什么具體的權利和義務。
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消費者不要再談什么網,什么中心,這在法律里面往往是很模糊的概念,這些網絡平臺最終在法律意義上一定有一個具體的經營者,這個經營者應該是合法注冊的,在工商機關的相關網站上是能夠查到的,而且是能夠很清晰的通過工商機關的企業信用網查到他是不是有異常的情況。消費者在投資或者支付錢款之前,真的應該多做一點功課!
經濟之聲:看起來,這個“鄭州揚名科技有限公司”可能很會打擦邊球。實際上,對于運營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甚至還有淘寶店,《天天315》欄目之前也曝光過有刷單的情況。對于這些現象,有哪些提醒或者建議?
蘆云:“消費者在面對形形色色廣告的時候,首先要具備一個初步的辨識能力,去辨識他符不符合法律規定,以及將來能不能夠去履行。
第二點,從企業來講,口碑和誠信是企業在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點,企業對外進行的宣傳和能夠獲得的口碑,應當與其自身的發展和提供的商品相符。
第三,相應的監管部門對于這種違法廣告的發布,或者虛假宣傳給人誤導,造成了消費者權益收到侵害的行為,應該嚴懲不貸,應該加強對于侵害消費者權,以及虛假廣告、欺詐這類事件的懲罰力度,去維護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和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