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涉企政務服務全程代辦、啟動“拆圍透綠”工程、集中供養困境兒童……近年來,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探索打造民生實事“七張名片”,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幸福生活觸手可及。央廣網湖南頻道推出《民生溫度 情暖漢壽》系列報道,記錄這場民生行動繪出的“幸福圖景”。

央廣網常德4月24日消息(記者黃珂嵐 通訊員王斌 李明翼)近年來,在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道無形的“墻”正悄然消失。自2022年啟動“拆圍透綠”工程以來,這座湘北小城以破舊立新的魄力,將縣委、縣政府等38個機關事業單位的圍墻盡數拆除,讓綠意延伸、讓空間共享,更讓政府與民眾的心貼得更近。

漢壽市民廣場與政府大院無縫銜接,行人可自由穿行(央廣網發 漢壽融媒 供圖)

“無墻”政府:從物理開放到心靈相通

步入漢壽縣老城區核心地帶,縣委、縣政府兩棟略顯陳舊的辦公樓映入眼簾。這里沒有高墻阻隔,市民廣場與政府大院無縫銜接,行人可自由穿行。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市民不僅能輕松進入辦公大樓辦事,還能享受院內免費停車位。“剛開始確實擔心影響辦公秩序,但開放后群眾滿意度反而提升了。”漢壽縣委辦工作人員表示。

破立并舉:公共資源回歸為民底色

這場空間革命早有鋪墊。2020年,漢壽縣通過城區綜合秩序整治、新增1.2萬個免費停車位、開放機關院落多措并舉,破解“城市腸梗阻”;如今拆墻透綠,進一步推動公共資源全民共享。

放眼全國,政府大院“拆墻”已成趨勢。漢壽的特別之處在于將空間開放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老舊辦公樓不拆不建,卻拆掉“心墻”;嚴管違停的硬舉措與免費車位的軟服務并舉。這種“破立結合”的治理智慧,讓千年龍陽古城煥發新活力,也為縣域城市轉型提供了鮮活注腳。

當圍墻變為綠蔭,當大院化作廣場,漢壽用“舍得”換“獲得”,以空間開放促治理升級,書寫著新時代“官民同檐”的溫暖篇章。當政府大院化作市民廣場的延伸,這里丈量的不僅是物理距離,更是一個服務型政府的為民初心。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