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7月31日,不少市民在鄭州街頭發現,二七廣場、東大街地鐵口、碧沙崗臨中原商貿城的過街天橋等處,都擺放了一個放滿硬幣的“愛心零錢箱”,箱子上寫著:“如你急需用錢,請自取,每人最多5元!”箱子旁邊好像并沒有人值守,全憑自覺。
于是圍繞著這個零錢箱,呈現出了“眾生相”。其實,這是一個做自媒體的網絡科技公司做的“道德實驗”,零錢箱附近有人隱蔽拍攝和記錄。
“愛心零錢箱”只在鄭州出現了一天,如同一次“快閃”行動,但這個實驗引發的話題,相信會持續很長時間。
鄭報融媒記者終于聯系到了這個網絡科技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他全面解答了大家關心的各種問題。接受我們采訪的,是“鄭州印象”微信公眾號負責人王亞東!
初衷
號召大家相信身邊的人,傳遞正能量
問:為什么要做這次“愛心零錢箱”的實驗?
答:我們想通過這個事情,讓大家學會相信自己身邊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傳遞一種正能量。我們在運營微信公眾號、做自媒體,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市民的生活品質。
問:聽說其他城市也同時開展了同樣的實驗,相比之下,鄭州效果如何?
答:這次測試之后,我們感覺比我們想象的要好得多。我們是一個大的集團公司,總部在深圳,全國不少省會城市都有我們的分公司。最近這幾天,不僅鄭州,在廣州、天津、重慶、石家莊等其他城市也有進行這項實驗。別的城市就出現過有的人抓了一大把硬幣揣進自己口袋里的行為,而鄭州的實驗過程中,不僅沒有這種狀況,反而出現了有人拿出自己的零錢放到愛心箱里的善舉,方便他人。
我們做這個活動的初衷,也是想測試一下有沒有一些不好的現象,但是很欣慰,也很感動,鄭州真的沒有“多拿多占,據為己有”的現象出現,從頭到尾,一起也沒有。
結果
所有拿走硬幣的人都很自覺,沒有人破壞規則
問:實驗具體是怎樣進行的,有哪些難忘的細節?
答:為了做好這個實驗,我們早上8點出發,換了好幾個地方。
最開始,我們選擇在人流量密集的紫荊山地鐵站,但與這里的摩的師傅發生了爭執,所以我們換到了市動物園。但市動物園門口太過擁擠,效果不好,我們輾轉又來到了中原商貿城,把碧沙崗過街天橋作為了第一個實驗點。
我們的工作人員分散在四周,還有人進行隱蔽的拍攝和錄像,零錢箱是沒有人值守的,完全看市民們自覺的行為。不少人看到了,紛紛拍照發朋友圈,覺得這是個挺好的事。
實驗中,有小朋友看到箱子里的硬幣,想伸手去拿,家長就會告訴他們,這是給急需的人使用的,我們不能要。也有的人看了半天,猶豫不決,覺得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貓膩。
最后,有拾荒的老人、環衛工人拿走了一兩枚硬幣,后來有人看到了也去拿。因為我們有提示“每人最多5元”,在整個過程中,發現只有一個男同志拿了6枚硬幣,但臨走時他考慮了一下,還是放下了一枚。所有拿走硬幣的人都很自覺,沒有人破壞規則。
贊嘆 還有市民主動向“愛心零錢箱”里放錢
問:這次實驗,你們總共投入了多少硬幣?最后剩余多少?是否和預期一致?
答:我們出發前,箱子里裝了500枚一元的硬幣,共計500元。主要是想方便乘公交、坐地鐵和其他需要零錢的人,后來我們發現,箱子里多了一些一元、五元、十元的紙幣。這是有人來換零錢留下的,還有市民放進去了自己的錢。當時刮起了風,把紙幣刮走了,還有愛心市民把錢撿回來,放進去。
7月31日當天,我們依次在二七廣場、東大街地鐵口、碧沙崗過街天橋三個地方進行了實驗,不是同時進行的,每個場所的實驗時間在2個小時左右。最后結束,已經是晚上8點了。回到公司,我們查點硬幣,還剩余近400元,也就是說,全天在三個點,一共發出了100多元,所有拿錢的人,一次都沒有超過5元。
雖然是一次實驗,但把零錢箱擺在那里,我們不是只想看大家拿不拿,而是真心希望確有需要的人,拿走了用。
如果將這看作一次“道德實驗”,我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去拿這些錢,會去相信這件事情。之前我們也想過,會不會有人一次拿很多,或者裝了很多拿了就跑的情況,事實證明,沒有不文明的情況發生,雖然沒有監督,但大家都做得很好。
目標 倡導市民共同參與,拿出一些零錢幫助急需的人
問:“愛心零錢箱”是否還會繼續下去,你們想達到什么目標?
答:我們也在考慮,要不要長期來做。目前,我們不僅把這當作一次實驗,也是一種倡導,是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推動這件公益事業在鄭州落地生根。
我們會繼續探索,希望有實力的企業能和我們一起來做,更希望推動相關部門來參與,就像現在在一些公園、廣場、公交站有愛心直飲水免費供應一樣,有專門的設置和投入,成為一種良性循環,甚至可以倡導市民把一些零錢拿出來,放進公共零錢箱,為急需的人救急。
當然,這都要慢慢來,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我們會繼續加油。
對于這次“愛心零錢箱”的實驗,您感覺如何?是不是也有話要說?歡迎致電鄭州晚報新聞熱線96678,或者在《身邊》新聞客戶端本條消息評論區留言,發表您的觀點! ∴崍笕诿接浾 張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