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20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向河北供水十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年來,河北省累計引江調水221億立方米,其中年度引江調水最大達37.7億立方米,超全省65座大中型水庫的多年平均蓄水量。奔流不息的南水,極大改善了河北省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狀況,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顯著提升了河湖水生態環境。
河北省水利廳調水管理處處長郭世娟介紹,河北省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省份,沒有過境的大江大河,客水資源不足,水資源短缺矛盾突出,嚴重制約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改寫了河北的供水格局。
十年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向河北省受水區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149億立方米,有效優化了河北省水資源配置,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伴隨著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不斷完備,引江水量逐年提升,在河北省受水區形成了引江水為主、本地地表水為補充、地下水為應急備用的多水源供水保障格局,受水區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進一步促進地表水科學配置高效利用、地下水嚴格管控減量開采、生產生活用水有效保障節約使用,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源保障。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優良,始終保持在地表水水質Ⅱ類及以上標準,受水區自來水硬度明顯降低,特別是黑龍港流域,祖祖輩輩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500多萬居民長期穩定地喝上了安全衛生的引江水,生活條件顯著提升。
南水有力支撐了河北的產業發展。十年來,河北省受水區因缺水造成的發展制約逐步消減,江水用量占比逐年遞增。供水條件的改善,提高了生產供水水質和供水保證率,促進了工業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水源支撐。
南水助力河北省河湖生態環境復蘇。十年來,河北省始終堅持多引多調、能調盡調,緊盯工情水情,加強溝通協調,累計生態補水71.8億立方米,統籌多水源打造“河安湖晏、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宜居宜業”的幸福河湖,82條(個)河湖得到復蘇,水生態環境實現蝶變。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70億立方米的江水“牽手”其他水源,流入本地的江河湖泊。2018年至2024年,河北省最大的有水河長、水面面積逐年遞增,最大有水河長增加155%,水域面積增加116%。滹沱河、大清河、滏陽河等一批河流實現了全線貫通,斷流近30年的邢臺百泉實現復涌。
特別是,白洋淀淀區碧波蕩漾,極大地提升了新區的活力。對水環境要求極高的青頭潛鴨等多種珍貴野生鳥類在白洋淀安家落戶,淀區的野生鳥類增加至242種,較補水前增加36種。此外,南水還有力支撐了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地下水開采量較2014年減少了47.2%,基本實現采補平衡;與2018年相比,深層超采區地下水位上升7.55米,淺層超采區地下水位上升3.01米。(記者苑立立)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