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4月20日消息 7個月建成1.1億人口的超級“菜籃子”、7類事項“裝進”一張申請表、企業遷移網上辦……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行政審批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在高碑店市,每一份審批的提速、每一次“指尖辦”的實現,都在書寫同一個答案:政務服務不再是冰冷的條款執行,而是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圓心畫出的“同心圓”。

“高效辦”助力1.1億人口的超級“菜籃子”7個月建成

2024年12月,首衡特大城市應急物資中轉站項目(以下簡稱“中轉站項目”)順利完成一期建設并正式啟動運營,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面積相當于184個足球場,可全天候保障京津冀特大城市群1.1億常住人口7天以上農產品供應不斷檔。從開工建設到正式運營,一共只花了7個月時間。

首衡特大城市應急物資中轉站項目航拍圖(央廣網發 首衡集團供圖)

“這么大的工程體量建成一般需要2年的時間,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就運營投產了。”回顧建設經過,首衡農副集團蔬菜區常務副總經理吳之軍印象深刻。

“中轉站項目一共要建400多個冷庫,溫度必須保持在0-3℃運行,用電量很大,我一度為此困擾。”讓吳之軍意想不到的是,在高碑店市政務服務中心“一件事一次辦專區”遞交用電申請后,第二天供電部門就到了項目園區,協助企業安裝了6臺高壓配電室和11臺箱變,解決了用電難題。

對于經營主體而言,行政審批的高效與否直接影響著發展信心。“在政府部門的協調幫助下,中轉站項目園區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送電,為我們企業增加效益308萬元,增強了我們企業的發展信心。”吳之軍說。

7個月建成1.1億人口的超級“菜籃子”,是高碑店市著力打造優化升級營商環境“高效辦”品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高碑店市推出“高效辦”品牌2.0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優化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程序”“推進‘多測合一’改革”“建立企業融資信息發布機制”等66項改革舉措已全部完成。

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為項目開工按下“加速鍵”

春風送暖,正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好時節。近日,位于高碑店市的桂溪墅項目正在火熱開工中,已經接入的供水、排水、供電等服務為施工提供了不少便利。

“得益于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改革,1月份,項目僅用幾天就完成了水電氣熱網線上申報、聯合踏勘及報裝手續,加快了開工進度。”杉浩集團工作人員郭東說。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涉及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廣播電視7類市政公用服務,統稱為水電氣熱網服務。如果沒有這些服務的接入,即使辦了施工許可證,項目也無法真正開工。

“以前報裝這些事項,每一項都需要向公用事業單位單獨申請,涉及的審批部門多、環節多、耗時長,不僅得‘多窗跑’,還影響工程進度。現在這7類事項‘裝進’了一張申請表,在一個窗口能聯合報裝,各部門并聯審批,大大縮短了辦理周期。”多年從事建筑行業工作,郭東對這一轉變十分驚喜。

報裝后沒幾天,7類事項涉及單位到項目現場進行聯合踏勘,很快,郭東就拿到了各單位報裝成功的批復意見。

“水電氣熱網聯合報裝改革為我們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為我們企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郭東說,以前報裝需要經歷較長的審核期,現在“高效辦成一件事”,不僅為企業節約了運營成本,而且縮短了審批時間,相當于為項目開工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高效辦成一件事”的關鍵,在于打破部門壁壘。為解決跨層級、跨部門溝通可能斷層、脫節的問題,高碑店市行政審批局對照“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逐項梳理堵點,制定標準化流程,通過高效辦好每一件政務服務“小事項”,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從白溝新城到高碑店市 企業遷移網上辦

4月初,保定沛早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從白溝新城遷移到高碑店市。一大早,該公司工作人員楊先生來到高碑店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企業遷移業務。

高碑店市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協助楊先生辦理業務(央廣網發 呂賢坤 攝)

“您在這里填一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電話。”在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指導下,楊先生很快在網上上傳完所有的電子資料。

說起整個遷移過程,楊先生用了“高效、便捷”兩個關鍵詞來評價。“以前辦理企業遷移,是‘三步走’,得先從遷入地開具‘準遷函’,再到遷出地辦遷出手續,最后到遷入地辦理手續,兩地往返跑,費時又費力。這次辦理遷移手續,企業登記、稅務遷移等業務辦理只需在網上提交相關材料,不到2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公司遷移。”在這個過程中,楊先生感觸最深的是高碑店市行政審批的高效率。

“我們接到楊先生的遷移申請后,第一時間在網上聯系白溝新城的政務服務中心,把企業檔案寄過來。”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說。

這是高碑店市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的一個縮影。以前需要輾轉稅務、登記、繳費多個窗口的“馬拉松”業務,如今已成為高效快捷的便民利企服務。據高碑店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黨支部書記白樺介紹,目前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已全部上線落實。平均總跑動次數從7次減少到1次,總辦理時限從平均27個工作日壓縮到平均3個工作日,提交材料從平均21份減少到平均7份,辦事環節從平均7個減少到平均1個,辦事效率整體提升了77%,實現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由“多地、多窗、多次”變為“一地、一窗、一次”。

“高效辦成一件事”是“小切口”,更是“大文章”。“我們將聚焦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圍繞減環節、優流程、強服務,持續拓展服務場景,爭取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讓企業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省心的政務服務。”白樺說。

監制:張繼航

策劃:王藝霖 姜麗麗

采制:姜麗麗 王藝霖 呂賢坤 聶祖安 郭天宇

編輯:姜麗麗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