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植保植檢部門、高校科研和植保專家召開會議,就推動京津冀農作物智慧植保協同發展達成協議。京津冀三地植保植檢機構將進一步深化合作,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整合三地農作物智慧植保技術與資源優勢,構建三地一體化智慧植保發展格局,建立協商共享工作機制,開展智慧植保新技術新產品的征集篩選、重點技術與產品的優化完善以及成熟技術與產品的示范推廣,加強智慧植保工作宣傳引導,加快智慧植保技術與產品落地應用,提高病蟲害防控技術推廣與服務能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觀摩了北京農作物智慧植保服務系統的開發應用情況。該系統由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研發,是整合了病蟲識別、預警、防控功能的AI多模態植保模型,實現了病蟲害智能識別、智能預警、智能防控三大服務功能的深度融合,能為農戶提供手機拍照智能識別病蟲、易發病蟲自動提醒、防控技術指導、病害模型預警、農藥械查詢等精準高效服務,服務覆蓋糧經、蔬菜、果樹等作物類別53種、病蟲種類711種。系統同時開放給其他省、市級植保部門使用,實現資源互補、成果共享,進一步提升智慧植保系統的整體服務能力。(記者 李杰)

編輯:李瑤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